第434章 穷寇必追(6)(第2/3页)

但现在是太子领军,虎大威深知太子绝不会允许“见死不救”的发生,盛怒之下,说不定自己小命也难保。加上王允成这个人不错,敢打敢杀,和左营一营将官的冷漠完全不同,挺和他的性子,太子主力又在身后不远,随时可以支援,于是他不耽搁,急急率兵来救。

其时王允成陷入重重包围之中,身边只剩不到百十个亲兵,已经是支持不住,虎大威的到来为他续了命,而后左良玉率领骑兵主力赶到,马士秀和金声桓左右突击,左良玉亲率中军主力,从中路突破,一番血战,终于是将王允成救了出来。

而这时,李自成的大军和太子率领的官军主力也几乎是同时到达。

暗夜之中,很难讲什么战略和战术,两军展开了一场大混战。

都是疲兵,都已经是到了体力的极限,喊杀声明显比白天小的许多,所有人都把不多的力气用在了杀敌之上。闯营虽然多休息了两个时辰,但官军用密集的火枪齐射弥补了体力的不足,硝烟弥漫,枪声震天之中,闯营上冲的锐气很快就被打了回去。再然后就是僵持战,双方远距离的相互对射,官军有鸟铳,闯营用弓箭,砰砰砰砰,嗖嗖嗖嗖,铅弹和箭矢在空中乱飞……

这是一场朱慈烺和李自成都不想再继续的混战,于是很快的,双方各自收兵。

太子带着吴牲等人在远处一块稍稍凸起的小土坡上观看了整个战斗的经过,等闯营退去,吴甡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欣慰的捻着胡须:“闯贼气势已沮,我军明日定可一举破之!”

朱慈烺脸色淡淡,心中却有难掩的激动,闯营没有连夜攻击小袁营,而是屯兵在中牟县的边界,一边修整一边试图想要击败追击的官军,表面上看起来李自成的策略很是稳妥,但其实却是丧失了先机。等到明日天色一亮,不管是和官军主力决战,还是跨越壕沟、拼死攻击小袁营,闯营都将面临首尾难顾的窘境。

当然了,今晚的战事是一个侥幸,若非是董朝甫发现了伏兵,并误打误撞的破坏了闯营的伏击之策,等到自己率领官军步兵主力抵达郭佛陀村,暗夜之中,敌人伏兵四起,疲惫中的官军必然难以抵挡,就算不被全歼也会遭受重大的损失,难以在明日对闯营形成压力,优势战局就会被逆转。

董朝甫,立了大功啊。

又听闻董朝甫连珠箭退敌的经过,不禁赞叹,真乃吾的老黄忠啊。

有董朝甫在,夜不收何愁不强?

欣慰之后,朱慈烺又暗暗警醒自己,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轻视也,任何时候都不能疏忽大意,小看敌人,或者是得意忘形,哪怕是在一帆风顺的战局中,也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敌人的绝地反击。

李自成能席卷天下,靠的绝不是运气,哪怕他只剩下十八骑兵,都不能小瞧他。

除了挫败李自成的伏兵之计,今晚还有另外一个大收获,那就是在驰援王允成的途中,虎大威遭遇了百十名闯营骑兵,一番激战,将其全部击溃,并擒获了试图逃跑的首领,一审问,居然是李自成的副手,闯营大掌盘,负责在贾鲁河畔断后的田见秀!

虎大威大喜,立命部将杨进喜将田见秀押送到后军,交到太子殿下的面前,而他自己则继续率兵驰援王允成。

听到抓获了田见秀,朱慈烺眼睛的喜悦也是藏不住。

官军剿匪十几年,但却从来都没有抓获过任何闯营的重要将领,包括崇祯十一年,孙传庭将李自成杀的只剩下十八骑,但闯营的重要将领却一个也没有抓到,全都在决战的过程中趁机逃跑了,其后李自成蛰伏商洛山中,这些人纷纷归队,以至于李自成很快就恢复了元气——这也是崇祯帝对孙传庭的不满之处,没抓到李自成也就算了,为什么他手下的大将你也一个没有抓到。孙传庭却是有苦说不出,运气这东西,根本不是文字可以描述的,运气来了,哪怕是败仗也会有些收获,没有运气,即便是胜仗,也抓不到对方的重要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