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兵围通州城(第2/4页)

吴甡现在是侍郎,但漕运总督史可法挂着佥都御史衔,要当史可法的领导,非给吴甡加官不可。当然了,即便没有加衔,吴甡也能指挥得了史可法,因为算起来,吴甡也算史可法半个老师,当初吴甡为陕西巡按时,史可法是西安推官,正是吴甡刻意拔擢,史可法才能仕途顺利。

太子的要求,崇祯帝基本都答应了,但唯一没有同意的是,太子在奏疏中,认为江南之兵不可轻动,要调也只能调孙传庭,不过崇祯帝圣旨上午就已经发出,岂能更改?再者,保定兵覆没,建虏势大,不调江南兵,只靠四万秦兵,焉能挡住建虏南下?

因此,对太子这一个建议,崇祯帝没有理会。

“军报~~”

这时,王德化急急奔了进来,手里捧着刚刚送到的一份军报:“陛下,紧急军报!”

“何事?”崇祯帝的心,立刻就又提了起来。

“保督杨文岳,和中军总兵姜名武,都战死在军中了……”王德化回。

殿堂立刻静寂,群臣眼露悲伤,杨文岳是一方总督,封疆大吏,朝廷二品的大员,他战死军中,无疑是大明的噩耗。

崇祯帝负手长长叹息,从傅宗龙汪乔年之后,他又感受到了那种锥心的痛,心中对杨文宇的不满,瞬间都化成了感动,眼眶也倏的发红,声音沙哑地说道:“传旨!”

……

运河通州段。

随着天色的放亮,河岸两边的喊杀声、马蹄声和隆隆地炮声,渐渐消去,晨曦之中,战死士兵的尸体浸泡在岸边的鹿角之下,鲜血染红了河水,浓烟升起处,高高的望楼还在燃烧,但破碎的军旗,却早已经倾落……

天色大亮之时,黄太吉在两黄旗精锐白甲兵的护卫下,开始经浮桥过河,昨夜凌晨的激战,一举击溃了明军的河防,建虏军心大振,所有人都急于渡河,追杀溃败的明军,众将脸上都是喜色,过了运河,明国富庶之地就在眼前,可以随意抢掠了,但黄太吉的脸色却始终冷静,不喜也不怒,连范文程张存仁拍他的马屁,说他英明深远,提前布置了阿济格这一个妙招,他都没有露出喜色,反而是连续不断的派人传令,持续追寻明太子的动向。

“报~~”

刚过了河,看到河岸边的大量尸体和各种物件燃烧的滚滚浓烟,一名令骑就急急而来,在黄太吉面前翻身下马,单膝下跪:“禀皇上,明太子已经退入了通州城,英武郡王带兵追去。睿亲王正在调集大军,准备包围通州!”

凌晨发起攻击之前,黄太吉曾经非常严肃的叮嘱过多尔衮:今日之战,一是渡河,二是歼灭明太子,所以渡河之后的第一要务,并不是追击明军,扩大战果,而是找寻明太子,包围歼灭俘虏之!

如果能俘获明太子,那就是大清前所未有的大胜利,比之松锦之战更令人振奋。

其实这个道理不用黄太吉讲,多尔衮也是明白的,但黄太吉还是要讲,以令多尔衮更加重视。

这样的话,松锦之战时,黄太吉就曾经对多尔衮说过一次,说,一定要活捉洪承畴,不管他降不降,都不能让他死,至于其他明国文武,一律斩首,以惩罚他们誓死抵抗,造成大清勇士的巨大伤亡。

洪承畴如此,明太子就更是如此了,所以多尔衮在渡河之后,不管河边的残余抵抗,亲自率领正白旗精锐,杀向明太子的中军大帐,不过他们去晚了,明太子早已经离开,不说他们,就是阿济格也没有看到明太子,暗夜凌晨之中,火光四起,人仰马翻,一旦错过,再想追上,就很是难了。

多尔衮一向冷静谨慎,在找寻明太子不得的情况下,立刻把全身心投入到对明军残余的围剿之中,因为他在渡河之时就发现,虽然大队明军正在溃散,但溃散之中,却依然有小股明军在顽强抵抗,或在河岸,或在营盘,弓箭鸟铳,砰砰怕怕,打个不停。这和以往明军战败之后,所有士兵都是豕突狼奔,一溃千里的情况,完全不同。作为统帅,他必须指挥围剿,将明军的抵抗之火,彻底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