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军机谋划(第2/3页)

李晃是永王的人,就司礼监的传统,是不能被重用的,但朱慈烺想来想去,还是决定给李晃一个任务,以确定他是否真有大才?于是就将李晃派到了长城沿线,专门负责蒙古三司。

从今日急报看,李晃还是称职的,而李晃在蒙古三司的半年中,共花去了内廷五万两的银子,简直是花钱如流水,锦衣卫指挥使兼军情司副使李若链有点忍不住,认为李晃花银子的速度比萧汉俊还超过、东厂应该节制。

但朱慈烺在看过李晃送来的详细计划书之后,还是支持了李晃。

……

军机处到了,得到消息的诸位军机大臣连同行走大臣和参赞参政参议已经在殿外迎接。

朱慈烺扫了一眼站在人群最后方的李定国,然后迈步进入殿中。

塞外蒙古的大沙盘去从年就支了起来,所以朱慈烺直接到了沙盘前,望着山势和草原沉思,诸位军机大臣围着他而战,参政参军则已经开始进行沙盘推演……

“陛下。”

高斗枢拱手道:“臣以为,不如紧急将张家口塞外三部的部众和牲畜,全部迁入张家口,于宣府一代安置,如此,建虏劳师动众,千里来袭,最后却扑了一个空,徒自浪费钱粮,等建虏撤走了,塞外三部再重新迁到关外也不迟。此正是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之策。”

“怕是难!”

刘永祚摇头:“蒙古人崇尚勇士,最不屑的就是不战而逃,进入张家口虽然可以保存实力,令建虏扑一个空,但却会大大失去蒙古各部,尤其是塞外三部的人心,更何况,塞外三部加起来人口将近二十万,大部分都是居无定所,最远的距离张家口有六七百里,而建虏马蹄急急,转瞬即到,此时想要撤离他们,是万万做不到的,现在命令撤退,不说下面的一般部众,就是三个蒙古国公也不会轻易同意。”

听高斗枢和刘永祚说完,诸位参军参政参议小声议论,隐隐地,对两人的建议各有支持者。

朱慈烺沉思了一下,缓缓道:“那就战,建虏远道而来,粮草困难,张家口却只在京师五百里之外,我大明没有避战的理由。”

李邦华堵胤锡微微点头。

“陛下,如果是多尔衮亲征,建虏和蒙虏最少能纠集六到七万的骑兵,我军兵马怕是力有不逮啊。”

高斗枢还是忧虑。

现在,因为收编了左营骑兵精锐,三千营的骑兵已经将近四千人,王允成的保定兵和李国英的通州兵,能凑到一千五百骑兵,加上宣府骑兵以及七拼八凑,大明京畿宣府地区能动用的骑兵勉强能有一万人,张家口塞外三部去年都受到了重创,他们满打满算,最多能凑出两一万五千骑兵,加起来不到三万骑。

但建虏和蒙虏最少有六万骑,就兵力来说,大明处于绝对的下风。

虽然大明现在有强大的步兵,精武营已经具备和建虏主力对战的实力,但塞外草原广袤,多尔衮又是用兵行家,他是绝对不会摆开阵势,和大明对攻的,他一定会发挥骑兵的机动优势,时进时退,忽现忽隐,用巨大的空间和天然的骑兵战场来疲惫、割裂大明军。

这样情况下,再精锐的步兵怕也难以发挥优势。

某种意义上讲,这次战役将是一场骑兵对骑兵的大决战,如果大明胜了,张张家口塞外三部稳如泰山,对大明会更加归心,建虏在蒙古草原的威望将会一坠千里,哈刺慎喀喇沁察哈尔三部蒙古必然离心,多尔衮深知这一点,因此这一次他绝对不会保留,绝对会使用最精锐的骑兵,冲击大明的防线,以图取的一场大胜,稳定蒙古草原和蒙古盟友。

如果说突破长城入塞,在大明地界上烧杀抢掠,经过连续两次的失败之后,多尔衮连同建虏亲贵都已经失去了信心,不敢再轻易尝试,但塞外草原,这广袤的天地,依然是他建虏人和蒙古人的天下,铁蹄滚滚,无人能挡,这一点,多尔衮还是有绝对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