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章 守株待兔(第2/4页)

……

海岸边。

范文程一直在岸边的守卫墩台里等候,见沈家父子归来,立刻上前询问。

听到登莱巡抚杨廷麟和明国新任辽南经略高斗枢都亲自来见沈志祥,范文程吃惊不小。

——黄太吉的时代,范文程就是负责对明谍报的,多尔衮辅政之后,虽然对他有所冷遇,但并没有剥夺他的职位,因此,他现在依然主管对明国谍报,所以他对明国上上下下的官员,尤其是隆武帝新成立的军机处,还是有一点了解的,他知道,高斗枢是原郧阳巡抚,因为抗贼有功,被隆武帝提拔到了京师,成了军机五臣之一。

听说隆武帝对高斗枢颇为器重,想不到竟然派到他辽南,任为辽南经略了!

先是惊讶,继而又是兴奋,因为渔人撒下渔网,来的大鱼越多越好,才没有渔人会嫌弃,来的鱼儿太大呢。

当然了,范文程也清楚意识到,高斗枢既然被任命为辽南经略,那明军此次攻击的规模一定比他预料的更大。

至于沈永忠的后悔,他却是没有,金州没有战船,仅有的十几艘小船根本无法形成对高斗枢和杨廷麟的威胁,两人都是明国高级官员,出行必有明国水师护卫,派出船只不但捉不到他们,反而会暴露计划。

所以当听到明军水师船舰,一共三百余艘,总兵力五万人,前锋两万人此时已经在辽南和登莱之间的城隍岛歇息,明日下午就会到金州外海之时,范文程并不是太惊讶。

他只是有点焦急,他原本的情报和预料,明军像过去几年一样,渡海作战的都是一万兵马左右,他们的伏击和诱敌,也是按一万兵马准备的,但现在明军的兵马却是忽然增加了五倍,以他们现在的布置,肯定是兜不住。

幸运的是,明军船只不够,第一波次也来了两万人。

不幸的是,这两万人中,除了周遇吉的兵马和登莱兵,怕是会有明国精武营的精锐!

虽然沈志祥本人和他的部下还没有和精武营交过手,但对精武营的名字却早已经是如雷贯耳,精武营的战力非是一般,以现在的部署怕是很难将他们吞下,一个不慎,他们之前制定的歼灭计划就有可能支应不住。

为保万全,必须再调集更多的兵马。这当然不是他范文程,而是济尔哈郎才能决定的。

“两万?明人怎么会有那么多船?”范文程定定神,问。

“听说是征调了福建水师……”沈志祥回。

“那就怪不得了。辽南经略高斗枢,好大的一条鱼,也好大的胃口……”范文程咬着牙,就整个过程,详细询问。高斗枢和杨廷麟所问,沈志祥所回答的每一个字都不放过,反复询问又反复拿捏,最后终是确定没有露出破绽,于是点头说道:“高斗枢和杨廷麟已入彀中矣。”

说完,转对身边:“快,快去通报郑亲王。再六百里加急,向朝廷报信。”

……

距离金州十里处,在一处叫十里屯的地方,济尔哈郎正率领一千名的镶蓝旗白甲精锐在等待战机。

和范文程的踌躇满志不同,济尔哈郎的心里其实是相当郁闷的。

——黄太吉“驾崩”,他和多尔衮同为大清的辅政王,但不知道怎么的,不知不觉中,他竟然就变成了多尔衮的下属,但是有事,都是多尔衮做主,他只有听从的份。

他并非没有想过反抗,以振作自己“辅政王”的身份,但他是一个识时务的人,很快他就知道,自己不是多尔衮兄弟的对手,为了自保,他只能接受现在的局面,以至于豪格在背后对他恼怒不已,认为他是一个草包废物,辜负了先皇,两黄旗,正蓝旗镶蓝旗对他的信赖和支持。

但济尔哈郎并不计划改变自己的行事作风。

——虽然有乌克尓河之败,虽然“大清”国势已经不如过往昌盛,但多尔衮不愧是有睿智的称号,极会使用权柄,在他主持朝政之后,软硬兼施,豪格济尔哈郎这一派受到严厉打压,前些日子,肃亲王豪格更因为在崇政殿公开咆哮,而被多尔衮关了禁闭。一月之内,不得出门,不得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