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5章 第二次松锦之战(二五)(第3/4页)

罗洛浑虽然只是一个郡王,但却是镶红旗的旗主,此时跟随在他身边左右的,也都是镶红旗的精锐,虽然自从满达海和阿达礼先后在潮白河和通州城战死之后,两红旗的精锐损失殆尽,但经过这七八年的时间,两红旗渐渐又恢复了一些元气,虽然比不上两黄两白,比正蓝旗镶蓝旗也差一些,但毕竟是八旗的底子,虽然人数不多,但在旗主的亲自指挥和督战之下,镶红旗上下还是振奋了起来,他们高呼口号,在河岸边列阵死守,保护石桥。

历来,人们都只知道建虏骑兵利害,但建虏真正称的上天下第一的,其实是他们的重甲步兵,从萨尔浒广宁到锦州,靠着铁的纪律,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抗住,并且击败了明军,为建虏建政立下了汗马功劳。

今日,明军骑兵大军滚滚而来,罗洛浑知道,骑兵对冲,他是没有胜利机会的,唯有死守石桥,才有可能等到辅政王的援兵。

……

罗洛浑已经有了死守的觉悟,旗主如此,镶红旗的奴才们自然没有人敢侥幸,他们在石桥前结阵,准备迎接明军的冲击。

“哒哒哒哒~~”

明军骑兵滚滚而来,如山如海,但却并没有如罗洛浑期望的那样,一窝蜂的对石桥展开攻击,而是在三百步的距离勒住了战马,随即,纷纷下马,休息马力,一个明军参将观望了一番,随即挑选一千骑兵,令他们全部下马,组成了两个五百人的步兵方阵。

那明军参将身后的认旗绣着一个“窦”字,想来是一名窦姓参将。

不久,铁蹄滚滚,一面绣着“李”字的总兵将旗,猎猎飘扬,出现在了大凌河堡前的原野里。

罗洛浑举着千里镜,迅速就望了过去。

透过千里镜,他清楚的看到,一个年轻英武、全身甲胄的明将,正立马总兵将旗之下,同样举着千里镜正在观望。

窦姓参将飞马到了年轻明将面前,大声报告,得了命令之后,又迅速离开。罗洛浑知道,那一定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定国了。

李定国,竟然真的这般年轻。

而后,罗洛浑见到,李定国连续下令,传令兵往来传递,明军开始抢占大凌河上下游的各处浅滩,很快的,就罗洛浑所知道的各处可以通行的浅滩,全部为明军占领,明军破坏浅滩,设置障碍和陷阱,取出携带的小铁锹,开始修建工事。

很明显,李定国要坚守河岸,以阻止大清主力过河。

好歹毒。

近在迟尺,但却又远在天涯,罗洛浑虽然恨的咬牙,但却也无法飞身取了李定国的性命,以取得此战的胜利。

……

在李定国的命令下,又有一千骑兵组成步兵方阵,另外,有三四队的明军骑兵从远方的浅滩处蹚水过了大凌河,到了西岸,似乎是想要从石桥的另一边发起进攻。又或者,是去往西岸探查建虏后续的兵马,以及建虏大军的主力所在了。

罗洛浑看出了李定国固守河岸,以及前后夹击的用意,但却也没有办法应对,他现在只能死守石桥的两边,期盼辅政王的大军能早一点撤退来到,挫败李定国的阴谋。

……

短暂休息,用过食水之后,明军鼓声响起,两个步兵方阵开始移动,盾牌手,刀斧手,鸟铳弓箭手,排列成行,由那一名窦姓明军参将带领,在鼓点的指挥下,向石桥缓缓压来。

——奔袭这么久,明军好像并没有太多的疲惫,骑兵组成的步兵方阵,虽然不如真正的步兵方阵森然,没有大盾和长枪,但对付简单的防御,却也是足够了。

……

除了先头的两千骑兵改成步兵,分成四个方阵,前后各二,向石桥压来之外,又有一千骑兵这时在鼓点声中纷纷上马,跟在四个步兵方阵之后,排成队列,缓缓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