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3章 天真,幼稚,难得(第3/5页)

“住口!”

隆安帝和林如海的呵斥声同时响起,贾蔷躬身与全身颤栗发抖面色涨红的窦现请罪道:“窦大夫莫要多心,本侯没有欺辱之意,只是想告诉窦大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话请过过脑子!”

说罢转过头来,又对韩彬、荆朝云等人道:“国债的主意,原是本侯异想天开之法。本质上虽说是朝廷借债,可又不是不还,不仅还,还可以附以息钱。且还不是强行摊派,愿买国债的就买,不愿也无妨。

第一期本也没指望多少官员买,财不可外露嘛,且好些人心里有鬼,不义之财也不敢露。但只要朝廷能在第一期国债到期,将本利付清,那么等到第二期、第三期发行时,终会有人来买。

朝廷得了银子,解了难关,用这些银子去治理河工、推行新政,造福百姓,而买国债的人,得了息钱,这息钱还是光彩的荣耀的,此法到底伤害到了谁?”

荆朝云审视着贾蔷,缓缓道:“若是,国债到期还不上,又该怎么办?”

贾蔷呵呵笑道:“到那时,倒是可以追究户部的责任了。但这事关天家和朝廷的信用,最好不要做这等自毁根基的事。天家和朝廷失了信用,失信于民,那才是最可怕的事。”

韩彬也有疑问,道:“若是往后,有人想以后期国债,还前期之债,以借银还借银,层层相套,岂不成了邪路?”

贾蔷摇头道:“半山公,世上岂有万世不易之良法?先帝登基之初,所立国法,难道不也是良法?可到了后期,渐渐也就成了恶法。唯有不断革新以顺应时势者,才能越变越好。这本不是一蹴而就之事,眼下只是朝廷缺银,或许只缺二三百万两开启银子。暂且周转一下,等新政大行,朝廷不缺银子后,或是在过程中看到了弊端,那往后轧止不借了就是。

于金银一道,我勉强明白些道理。其他的,就不是很通了。只觉着,既然是新政,那一切有利于国事的法子,都值得试一试,小规模的试行,果真有不妥当之处,再改就是,实在不行停下来也行。

无论怎样,总好过窦大夫何大人方才恶劣之言,实在让人恶心。”

毫无疑问,贾蔷又被训斥了番。

韩彬想了想后,同隆安帝道:“皇上,林大人和贾蔷的主意是好的,不过步子不好迈的太大,毕竟此策传扬出去,势必天下哗然,眼下还不是时候。但朝廷确实缺银子,臣以为,户部不好办这个事,但内务府可以。内务府办妥后,再将银子拆借给户部。”

“……”

隆安帝心里有些郁闷,不过也明白,前两天韩彬那么好说话,原本就是假象……

户部不承办,内务府承办,那银子到底能不能还上,和朝廷没甚关系,责任全在天家,风险也全在天家。

除非天家不要脸了,才会赖掉此账。

而由天家来借钱,用来修河工兴水利,引来的争议或许要小的多。

另一面,朝廷也不会坐视天家赖账……

只是隆安帝怀疑,等该还钱的时候,户部能不能拿出这笔钱来,还给内务府?

以朝廷官员的尿性来看,不认账的可能性极大……

隆安帝黑着脸,看了韩彬一眼后,见此老也是纹丝不动,眼神还那么虔诚……

只能将刀子一样的眼神落在贾蔷身上,道:“贾蔷,你是内务府总管大臣,你自己说,这钱借还是不借?”

贾蔷干笑了声,道:“借,怎么不借!哪怕到时候冒出些说臣‘活该借钱’,‘就该捐献给朝廷’,‘打死也不还’的恶心话,臣还是要借。一来臣的先生掌着户部,二来嘛,也是因为臣的先生掌着户部。”

这话让韩彬等人都笑了起来,第一句之意,是因为林如海掌着户部,如今朝廷缺钱,是户部之责,借钱是为了解林如海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