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一更(第2/3页)

钱晴看着被万母紧紧拉着手臂的万真真,还有对方鼓鼓囊囊的衣服口袋,在心里暗自叹了一口气。

万真真这次跟王华离婚,想来往后应该是不会再出现她的生活里了。万真真被万母带走了,大院的人也跟着看了个热闹,热闹一散就各自回家。

钱晴跟周皓慢慢走回去,周皓扶着钱晴,两人都默契的不谈刚才的事情。

现在的生活就是他们两个本来该有的生活,那个噩梦也应该随着万真真的离开不再出现了……

****

陆家三兄妹的到来,对钱晴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自从去年做起来晴月,钱晴心里就一直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她现在就是在跟时间做赛跑。

国内市场的百废待兴,在经过高考恢复,第一批大学生走上岗位,第一批下海职工挣到了甜头之后,整个市场都开始走向了热火朝天。

现如今,各家各户的生活都好过了不是一星半点。

以前一年能吃上一次肉就不错了,现在各家都能沾点油荤。以前布票卡的严,衣服都是缝补又缝补,现在随着各种化纤面料走上市场,成本被大大降低,只要家里还算过得去的,换季添上一件新衣服也是正常的。还有出行,进入八五年之后,光是Y市就多了一些汽车。

乘上时代列车的,不仅仅是钱家一家人,还有很多个体户和小商贩。

梧桐大学的小东门现在更加热闹了,不仅仅是大学生们会去光顾,市里面有些年轻人更是趋之若鹜。

钱晴上个月还听说了,东门那边已经有人买了地皮,准备效仿小东门一样,也盖起来几层楼做出租。丁大舅为此十分忧心,但钱晴却觉得这是个好事。

梧桐大学现在连年扩招,学生一年比一年多,小东门满打满算的几十间门店,根本应对不了那么多学生。再开些门店也好,市场整个繁荣了,他们才有更多的收入。

再说起油田上的小百货,经过一年的发展,小百货因为里面的东西齐全也开始在Y市有了姓名。四层楼的小百货,现在跟Y市的百货商场齐名。吸引了不少客人前来光顾。

……

这些改变,钱晴看在眼里,却更加急迫。

晴月在Y市的服装品牌里还算拿得出手,但到了省城就不算什么了,到了外地,到了南方,更是比不过一些做年代久的品牌。

丁杰在十三行推销衣服很顺利,更多的是因为市场现在还在扩张。一件衣服的利润差不多在十块钱,钱晴看似挣的不少,可这些钱如果全拿出来发展,那现金流就不太充裕了。再说了,盲目扩展,她也做不到面面俱到的监管。

这种情况下,找人合作是最好的办法。

陆家三兄妹,钱晴有意向的是陆家宜。

首先就是因为陆家宜来时候的打扮,能看出来是有一定的审美,再就是钱晴不想跟陆家仁合作。

这件事也很好理解,晴月自从创办以来,用的大多是女性员工。陆家仁可能在商业手段上要比陆家宜更优秀,但是对女装品牌,钱晴最担心的是外行指导内行。陆家仁一看穿着就是对女装没什么兴趣的人,虽然可能说到利润对方就会很有干劲,可是这种不是基于兴趣的干劲,有时候反而会坏事。

正当钱晴盘算着怎么去说动陆家宜的时候,陆家宜已经自己送上门来了。

“……你是说你想找人?想找晴月的设计师?”

陆家宜点头:“对,我觉得晴月的款式很好,我想见见他们的设计师。”

没说出口的话是,她想试试看能不能把人家的设计师挖走。

钱晴试探着:“你觉得他们的款式好在哪里?”

说起这个,陆家宜就很有发言权了:“我觉得好的地方有很多!这种款式是非常简约又大气的风格,虽然有些细节上不够开放,但是作为日常穿着,还是很有美感的。不知道对方是不是请了什么设计学院毕业的大学生,这种风格非常有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