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众叛亲离,她总归是做到了……(第2/3页)

元老爷子的两个儿子——岑吞舟那两个师兄也不例外,各有各的门路,给岑家找不痛快。

元老爷子起先还自持身份,不愿跟岑家那群肮脏东西计较,等殿试结束,知道岑吞舟得了探花,老爷子气够呛——他笃定岑吞舟的才能不止于此,定是第一场的发挥影响了后面两场考试,为此把对岑家的不满摆在了明面上。

元老爷子是谁,文坛泰斗,当世大儒。

他的态度简直就是文人学士圈子里的风向标,被他厌弃,又如何会有读书人肯再去亲近岑家。

就是怕连累岑吞舟,不然元家还能做得再过一些。

岑吞舟晓得元家对她好,因此对元家的小辈,比如元老爷子的几个孙子孙女,又比如元家外孙女萧卿颜,她都照顾有加。

后来元老太太离世,岑吞舟帮着元家小辈们一起忙里忙外筹备丧礼,元老爷子因妻子离世郁郁寡欢,也是岑吞舟推掉手上大半事务,陪他慢慢走了出来。

无独有偶,恭王病逝后,老爷子也把岑吞舟和岑奕叫来元家住了几个月。

当时的岑吞舟表面并无异样,就是话变得比平时要少,无人时总会愣神,且怕被人说恭王妃的闲话,她也不敢随意登门恭王府,只能暗地里帮衬恭王妃与陵阳这对孤儿寡母,不让她们被别人欺负。

等岑吞舟慢慢消化完心里的难过,恢复原样,老爷子才把岑吞舟撵走,说她和岑奕再待下去,自己那几个孙儿都要学会怎么上房揭瓦了。

他们这一老一小,也算是陪着对方,走过了失去至亲后那段最痛苦的时光。

可惜这样深厚的情谊并未一直延续下去。

因为岑吞舟要完成反派任务,要把太子扳倒。

太子的生母与萧卿颜的生母是亲姐妹,她们都是元家女,都是元老爷子的女儿。

萧卿颜是元老爷子的外孙女,太子也是元老爷子的外孙。

早年岑吞舟处处与太子作对,老爷子虽然头痛,但也不曾阻拦,因为他觉得岑吞舟是对的,太子行事确实太过张扬,失了身为人子对先帝该有的敬重。

而且作为储君,能遇上一个敢直言不讳的臣子,是天大的好事,对江山社稷也有益处。

按照老爷子的想法,太子与岑吞舟就该相互成就。

可他怎么也没料到,这俩竟是冲着不死不休去的——太子差点把岑吞舟弄死在牢里,岑吞舟也在翻身后一手促成太子被废为雍王的局面,更为了扶萧睿上位,血洗雍王府。

老爷子不糊涂,他可以不恨岑吞舟,因为太子所为铁证如山,这样的储君一旦上位,遭殃的是这个国家,所以他宁愿太子被废,也不希望百姓因他元家受苦。

可废太子他,毕竟是老爷子的外孙。

哪怕废太子所犯下的错都是真的,哪怕老爷子不知道所谓的雍王谋逆其实是岑吞舟一手策划,老爷子还是无法再像以前一样面对岑吞舟。

老爷子无法面对岑吞舟,岑吞舟何尝不是无颜面对元家。

因为她心里清楚,若非自己拿江袖的玉佩诬陷太子造反,太子未必不能翻盘,可她还是动了手,还为确保万无一失,领了先帝的旨意,带人抄了雍王府。

从那时起,她和元家的关系便再也回不到过去。

待到萧睿登基,岑吞舟的任务也进入了最后一个阶段,她开始肆意妄为,一手遮天,让萧睿忌惮的同时,更让元老爷子失望透顶。

就连她那两个师兄,也越来越不待见她。

岑吞舟想,失望好,失去一个令人失望的学生,总比失去一个令人满意的学生更能让人接受。

众叛亲离,她总归是做到了。

就是,好累啊。

……

岑鲸重生后,时常在书院听人说起元老爷子,盖因其在学子心中的地位堪比圣贤,要说起当代大儒,必然绕不开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