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这是此地风俗(第4/4页)

“那自是有的,毕竟是他们的血肉。”

叶氏叹气,“所以有些女子干脆梳起,不嫁人,不生孩子了。”

“好在县令老爷仁慈。”

王氏又道:“他来了后听闻这风俗,便说赵羊两家女子对池州奉献颇大,不应受人非议,而是应立碑赞扬,表彰她们为了镇守一方平安过着有丈夫等于没丈夫的日子。”

“是啊。”

段氏叹气,擦了擦眼角,“也是一群可怜人。有外乡人经过时,都不敢说自家事,只称男人都服劳役去了,怕被人嫌弃。县里乡绅多怜悯,百姓亦感激她们的恩德,故也时常接济,好让那群可怜女子不至于太辛苦。”

“虽圣人有教导‘未知生焉知死’。”(注1)

左玉道:“但圣人亦说敬鬼神而远之。鬼神之说非我等常人能参悟,但敬着总是没错的。姚县令能体他人不能体谅之苦,当真是将圣人言读懂了啊!”(注2)

她一脸赞叹与敬佩,让叶氏微微松了口气的同时,心里也生出得意。

女圣又如何?斗道百官乡绅的其实是陛下,可不是她。到底年少,看事哪能那么透彻?夫君真是瞎紧张了。不就是刚嫁人的黄毛丫头么?有甚可惧的?

正得意着,却听左玉又道:“这样,夫人,明日可否派人帮我去买些米面油盐与布料?我想亲自送去,看看这些苦命的女子,也表表心意。”

叶氏瞳孔微微一缩,没想到左玉会这样说。

“不敢劳姬君大驾。”

她忙道:“小妇人帮您置办了送去就行。”

顿了顿又道:“姬君乃是当今唯一的女圣,玉体尊贵,怕是不宜踏入那不吉之地。”

“夫人此话何意?”

左玉故意沉下脸,“您不也说她们是一群可敬可佩之女吗?为何又成了不吉之人?”

“姬君莫要误会。”

王氏接话了,似是在帮叶氏解围,“那儿皆是女子,无成年男丁,阴气最是重。其实,那一带的确是有些古怪的。男子过十四若还在那村便会生病。您是我大昭女圣,若在此地出了事,尊翁便是摘了乌纱帽也是吃罪不起啊!”

“对,对。”

叶氏道:“还请姬君体恤我等。妾身可以陪着您亲自去采购,但您万万不能涉险啊。”

左玉眉目舒展开来,道:“原是如此。那好吧,姚县令如此热情相迎,我也不能让他为难了,明日便有劳夫人带我去集市采买吧。”

叶氏松了口气,连连笑着道:“这都小事,明日妾身陪着您去,万不敢有人坐地起价的。”

一句调侃后,饭桌的氛围上又热闹了起来。左玉听她们说着此地的趣事,看似有兴趣的表面下却已是琢磨开了。

这沂阳县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王氏那番话……是在暗示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