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娃娃亲(第6/8页)

杜春分不怕跟两个“陈世美”对上,但她怕安东下大雪,把他们一家困在半道上。

他们此次便卡着时间回来。回来的第二天就是二壮的婚礼。

杜春分给二壮准备一个床单和一张大团结。

一张团结买青菜,够一个四口之家吃大半年的。村长吓得不敢收。

邵耀宗劝说,就这一个徒弟,相当于杜春分的半个儿子,收下吧。这样村长才收。村里儿子结婚礼金都归父母,因为父母给他们盖房娶媳妇。

二壮盖房娶亲的钱都是他赚的,又有杜春分给他撑腰,村长就把张连芳、杜春分以及二壮的同事给的礼金给二壮。

杜春分对此很满意,晚上在他家吃了折箩,就回招待所休息。

翌日返回安东。

一家六口抵达滨海火车站,二壮带着妻子到岳母家,俗称回门。

二壮被他大舅子小舅子拉去跟爷们聊天,她妻子被嫂子妹妹拉去闺房。这些人对二壮家的亲戚以及昨儿的婚礼不感兴趣,纷纷问两人,杜师傅来了没。

二壮的妻子本以为女厨师就算不是膀大腰圆,那也得油腻腻的。昨儿见到杜春分,二壮的媳妇都不敢认。没等她妈问完,就形容杜春分多漂亮,那个邵团长多有气势,他们的四个女儿多可爱。末了不忘说,给一张大团结,还加一床床单。

城里人办喜事随份子,两块钱就了不得了。

杜春分一出手十块,又把二壮岳母一家惊得不轻。

二壮顿时成了他岳母家的座上宾。

哪怕沾不上邵团长的光,有这个师傅,赶明二壮的孩子出生,也不会亏着他。

二壮这边被大舅子小舅子恭维的晕乎乎的,却不知他师傅在车上冻得瑟瑟发抖,一家六口挤在一块还觉得透心凉。

甜儿忍不住埋怨:“娘,这就是你说的冷不怕,多穿件衣服就好啦?”

出发前几个小丫头嫌冷,不想去。

周岁九岁,虚十岁了。

虽然还不会和面炒菜,但天天看杜春分做饭,也学会煮粥煮挂面。她们就要随便吃几天。

杜春分不放心,哄她们穿厚点就行了。

甜儿此话一出,小美、平平和安安都不由得看杜春分,带着婴儿肥的小脸上全是埋怨。

杜春分苦笑:“我也没想到这么冷。早知道这样还不如搁明年正月再办。”

邵耀宗不敢动,总觉得一动就进冷风,眼珠子转向她:“正月就不下雪了?”

“那不然咋办?我得上班。”

邵耀宗:“你要不要带个徒弟?”

杜春分顾不上冷风进来:“徒弟?”

邵耀宗道:“我觉得咱们那个边防师改成团的可能性不大,咱们也不可能在哪儿待一辈子。没有当一辈子的团长的道理。甭管调动还是转业,少则四年,多则五六年就得换换地儿。回头你走了,谁做饭?”

杜春分转向对面缩成一团的闺女:“你们谁想学做饭?”

甜儿摇头:“我不要。”

小美接道:“我不喜欢做饭。”

平平不想娘失望,更不想骗她,轻微摇了摇头。

安安左右为难。

杜春分:“都不想学?那回头我教别人,你们没能进文工团,只能下乡或去工厂,可不许说娘不教你们啊。”

甜儿不想下乡,也不想进厂,“娘可以在家教我们啊。万一真得进厂,那就去工厂食堂做饭好啦。”

杜春分看邵耀宗,征求他的意见。

邵耀宗:“也可以。我回头问问师长这个人怎么选。”

一家人抵达家属区就把这事忘了。

家属区的气氛很凝重。

邵耀宗顾不上休息就往师部去。

杜春分用报纸把木柴点着,炉子烧热,让几个闺女看家,她去隔壁。

姜玲家中的人格外多,跟杜春分打过交道的几乎都在,十几个。不大的堂屋坐的满满的。

“出啥事了?”杜春分心里好奇的不行,“我来的时候经过副食厂,跟副食厂的职工打照顾,那笑比哭还难看。不会咱们部队又出特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