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周瑜的人生巅峰(第2/4页)

可惜的是,周瑜的警觉根本起不到作用,因为李素压根儿就没告诉蒯祺任务的全局真相,蒯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是一颗可以被随时放弃的弃子了。

蒯祺虽然是今年科举的受益者,可他对于自己能做官这事儿,还真没怎么感激李素——因为蒯家是襄阳郡最有权势的世家了,蒯祺这官本来就该是他得的。

如果没有赶上科举改革,靠蒯良的推荐和活动,他也能当上,开了科举之后,他也是靠围标围上去的。

当然,即使如此,李素也不是真心盼着蒯祺死,只是说不在乎他的死活。

如果蒯祺活着回来了,还进一步强化了李素对周瑜的误导,那就给蒯祺升官呗。蒯良蒯越也正好进一步敲打,让他们知道这大汉南方半壁江山是谁说了算。

如果蒯祺殉国了,那就给他增加一点哀荣,如果蒯良蒯越敢因此有所不满搞更大的事情,那李素也不用留着这些投降派了,反正他们没兵权。

此刻,蒯祺也不是什么有骨气之人,自然不敢隐瞒,该招的都对周瑜招了:“我并非李素心腹之人,我这官是家兄找人围考才考上的,李素此人一贯凶残打压世家,才把这种危险任务交给我。

他原本吩咐我押送粮船队跟在太史将军后面,只要太史将军凭借投石机、连弩和楼船之利,压制住都督的人马,封锁住汉津口,我的粮船队就可以顺流而下趁夜色偷过。

至于偷过之后、若是事后引发都督警觉如何回返,李素也不是没想到过。但他吩咐我说船队抵达后就不用管返程了,留在汉阳城里帮助周将军守城即可。

若是假以时日汉阳城不可守,或相持过久粮草不济、周将军打算弃城水路突围,都让我听从周将军的指挥,确保兵马安全回返,孤城可以不要。”

周瑜心中一警:李素居然都想到那么远了,想到“周泰孤悬敌后、威胁孙策后路,如果周泰自己粮食不够坚持的时间不如孙策久,该如何处置”这一层了。

这得两军相持多久?

汉阳城虽然是开战前不到两个月才修好的新城池,但毕竟是纯军事要塞,城内百姓极少,大多是给部队提供服务性劳役的,不存在大规模的农民、商人群体。

按说,以李素的谨慎,肯定是在城池造好的时候,就加急运过好多粮食去汉阳,让周泰即使遇到战争也能久守。

周瑜想到这一点,立刻拔出剑来,直接架在蒯祺脖子上:“好你个李素派来的死间,居然想假装汉阳城内粮食缺乏骗我,说!李素究竟什么图谋!汉阳城内究竟有多久存粮?”

蒯祺脖子上都被周瑜的剑刃微微划伤了一道口子,血液涌出表皮,让他一个文官直接吓尿:

“大都督饶命我说的都是真的!我没说汉阳城内粮食缺乏啊,但我也真不知道究竟能吃多久。李素派我来时,是担心此战实在相持过久。

他说他知道张松没来得及从江陵运走的军粮,估计够孙将军的十万大军吃上一年多,吃到后年春荒。汉阳城内不管有多少粮食,肯定不如江陵城里的粮食撑得久,他这是有备无患。反正……汉阳的粮食吃到明年春荒肯定是没问题的。”

如果蒯祺说汉阳城内粮食不多,那周瑜肯定直接把他砍了。但他说“至少能吃到明年春荒”,那是真话的概率就大大提高了,也很符合李素的一贯稳健风格。

这是做好了持久战一直打下去的思想准备了。

有那么一瞬间,周瑜心中闪过一个历史案例:两年半前,袁绍和曹操发生摩擦时,那场“官渡之战”。

那一战,最终在汴水边相持了两个多月,直到被曹操逮住机会烧了乌巢的粮草、并且小胜了吕布一场、然后又给袁绍一个面子让颜良文丑捞到点战功,趁机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