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横财一万两白银(第2/3页)

院外,袁宗第带着几个孩子玩游戏,看着三娘和汤邱氏干活,自觉的过来帮忙。

袁宗第看着架子车上的人体器官,仅仅愣了一下,就继续推着车。

如果全旭站在这里,肯定会感慨万千:“这尼玛心真大!”

事实上,什么样的环境,成就什么样的人生。就像国外,内乱频繁的非洲,还穿开裆裤的小屁孩,都可以熟练操作枪支,炸弹。

可是同样,在明末这个时代,除非是深居城内的深宅大院,否则,城外已经是一片末世景象了。

三娘与汤邱氏、袁宗第,将这些人体器官随便放在一堆柴上,直接点火,烧成灰烬。

三娘与汤邱氏母女二人这才开始缓缓着末日堡垒上面的血迹。

当然,袁宗第则负责看着那堆燃烧的火。

……

就在三娘与汤邱氏擦着末日堡垒的时候,卢象升则带着两三千名步弓手,沿着官道向金堤进发。

这些青壮步弓手都非常相信卢象升,毕竟卢象升来到大名府担任知府的时候,并不像其他知府,与地主、士绅豪强们一起串通一气,狼狈为奸,变着花样对百姓们进行盘剥。

对于手脚不干净的胥吏,卢象升可没有好脾气,他是直接让人打板子,活活打死。

这样以来,反而吓倒了那些手脚不干净的胥吏。

胥吏们倒是没有跟卢大知府对着干,毕竟知府大人对于地方来说,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无论卢象升是做出政绩,那么他很快就会高升一级或者两级,换一个地方,离开大名府。如果没有政绩,或者考评中下,卢象升又调到一个更远,更穷的地方当知府,官职正四品,降到从四品,或者从五品不等。

然而,胥吏祖祖辈辈都是属于地方,卢象升走了,他们照样可以捞钱,作威作福。

随着吏台的清明,大名府胥吏的收入大减,当然,老百姓的日子也好过一些,虽然一样要交税,可是百姓超过三分之二的赋税,其实不是交给崇祯这个皇帝,而是进了文官或者胥吏手中。

胥吏,就相当于后世的办事员,官职不大,权利不小,善于经营的人,一年弄个几千两或上万两银子完全不是问题。

大名府的百姓是受益人,他们自然对卢象升非常尊敬,比较支持。

就像这次征召,几乎没有动员,就是让杨陆凯发了一个通知,按照原本计划,征召五百人就足以对付钻林豹了。

可是,随着消息传来,足足来了两三千人,如果不是卢象升着急出发,恐怕会来更多的人。

这些人没有要求官府准备干粮,也没有要求准备武器,他们自带着干粮,拿着兵刃,冒着寒风,朝着金堤跑步前进。

跑了半个时辰。

卢象升望着身边的雷时声道:“雷时声,你对钻林豹了解多少?”

雷时声想了想道:“回禀卢大人,这个钻林豹好像是姓周,据江湖传闻,他曾是边军出身,浑河之后,从辽东逃到了河北,聚众为匪,打家劫舍,向来不留活口,广平府曾数次清缴,非但没有将其剿灭,反而让人坐大!”

雷时声并不知道,钻林豹在三年之后,与王嘉胤、王自用部会合,并称晋陕三十六营,而钻林豹就是三十六营之一。

直到崇祯九年,被孙传庭在周至县击败,兵败被杀。

雷时声尴尬的笑了笑:“当然,传闻当不得真,卢大人不必放在心上,只要俺们赶到,不管他钻林豹,还是穿山甲,俺们都把他给卢大人逮过来!”

卢象升望着身后大大小小骑着马、骡子、或者驴子的大小头目道:“加快行军速度,午前抵达金堤,白面馒头管够!”

卢象升发现,全旭根本就没有杂粮,只要自己带人给全旭解围,管众人一顿饱饭,全旭应该不会吝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