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冤家宜解不宜结(第2/3页)

好在这些书籍并不太多,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幼学琼林》、《朱子家训》、《千家诗》、《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声律启蒙》、《文字蒙求》、《增广贤文》等等。

数量也不多,因为库存有限,从三五百本到上千本不等。

袁世卿望着这些被扯掉封面的书,有些痛心疼首:“东家这是谁干的?”

全旭也知道古代人可不会拿书纸去擦屁股,就不会不爱惜书,全旭摇摇头道:“不知道,反正买的时候就这样了!”

“这个天杀的!”

袁世卿一边咒骂着,一边小心翼翼的搬着书,装在大车上。

结果他就看到了一叠打印好的书封面,好在后世的图书,基本样式差不多,A4打印的封面完全够用。

全旭指着书封道:“你再找几个人,弄些浆糊,把这些书装裱起来!”

袁世卿点点头:“好的!”

袁世卿随便翻看了一下这些书,顿时爱不释手。

这些书与世面上抄录的书不同,全部都是印刷而成的,不过却要更加清晰,纸张也摸着舒服。

十几名军大衣很快把书和粉笔搬到大车上,拉走了。

全旭又道:“袁管事,你看看这个!”

九块九超市里有文具也有小黑板,不过太小,给孩子玩还行,可是用来当教室里的黑板就太小了。

“你按排木匠,现在就开始做,做黑板。这种黑板长两丈,宽约六尺,表面打磨平整光滑,用黑色的漆刷好!”

“好的!”

袁世卿没有离开,他感觉全旭应该还有话说。

果然,全旭接着道:“明天或者后天,你要去一趟大名府城里,看看有没有铺子转让!”

袁世卿微微一愣,瞬间就明白过来。

全旭弄来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就像他们穿的棉衣和衣服,不仅结实,而且还好看,面料柔和,如果卖出去,估计生意会不错。

全旭倒没有想过倒卖棉衣和衣服,他想的是这些九块九超市里的小饰品。

等着全旭来到后院墙角,却三娘站在墙角,脸已经冻得红通通的。

“相公!”

“怎么不回屋!”

“我……相公,你跟我来!”

三娘带着全旭回到主屋,主屋里的温度高,全旭感觉舒服多了。

“什么事,现在可以说了吧!”

“你闭上眼睛!”

“东家,外面五柳黄家管事陈应求见!”

全旭睁开眼睛,三娘隐隐有些失望。

“让他到暖阁等我!”

全旭望着三娘道:“你今天怎么这么怪!”

三娘转身走进卧室,全旭跟着进去。

只见床上摆放着一件崭新的锦袍,这是一件用月下白色质地的绸缎缝制的下缀,上面给绣着梅花的图案。

“试试看合不合身!”

全旭对于衣服还真不讲究,但是三娘不一样,她认为全旭应该衣着华丽,才能彰显他的身份。

全旭耐不住三娘央求,只好在里面穿着保暖衣,外面套了这件下缀,头上戴着网巾,去暖阁面见陈应。

此时的陈应显得有些狼狈,脸上有一块一块的冻疮,手上也是干裂的口子,他身后跟着两名身材娇小,头戴着面纱的女子。

“陈先生,别来无恙!”

陈应面上挤出笑容:“全爷,请高抬贵手!”

“哦,你这是说的哪里话?”

虽然黄立极被绑架,有他一份功劳,可是这个功,全旭还真不想要。

陈应起初以为,还真是崇祯皇帝变卦了,准备拿黄立极开刀,随后他就派出人连夜通知位于京师的大公子黄蘅若。

中书舍人在唐代的时候,属于正四品高官,与上州刺史、六部副职以及六寺五监副职同级。

然而,到明代这纯粹变成了一种摆设一样的工作,级别也降至从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