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章 戳破袁崇焕的牛皮(第2/3页)

陈强大喜:“谢全先生赏赐!”

毛承禄所率领的东江军将士们和刘兴祚的亲兵,立即接手了这座院落的安全防卫工作。

全旭又安排徐彪去城中请郎中,购买药材,为东江军伤兵医治伤口。

那些东江军老弱妇孺,充当杂役,在这座院子里烧火做饭,无论是伤兵,还是东江军士兵,都能喝上热呼呼的米粥,也能吃上面饼、馒头。

在全旭的有意拖延下,徐彪用了三天的时间,只找到了四艘四百料的海船,以及一艘千石船。

这五艘船连一半物资都没有运走。

不过,三天之后,全旭的那艘三千料大船也大修完毕,可以出海,有了这艘大船,仓库里的物资被运走了三分之二。

全旭借着与三娘进城逛街的机会,趁着无人注意,再次返回后世,又从后世买来一些物资。

他用五千九百元每吨的价格,购买了二百吨无缝钢管,这种是外径二十四毫米,管壁厚度是七点五毫米,内径为十六点五毫米。

全旭回来的时候,装作无辜的样子:“毛将军,刘将军,现在又有一个新问题出现了!”

“什么?”

“你们过来看看吧!”

很快,数百辆大车拉着满满当当的钢管来到仓库,东江军士兵与民夫们,一起卸货,二百吨货物,很快就卸完了。

全旭打开一个用纸皮包括的钢管。为了方便明朝工匠打造火枪,全旭把无缝钢管全部截成每根一米五,每根标准的无缝钢管六米长,可以截成四根。

毛承禄以为是铁棍,看着这根长短适中的铁棍兴奋的道:“这样正好可以打造一柄双手军刀。”

不过,当他看着居然是内部中空的管子,他惊讶的说不出来话:“这……这是……枪管?”

“没错!”

全旭笑道:“差不多五万根,之前在湖广订购的,没有想到他们居然提前了一个多月!”

“送,赶紧送走!”

……

又过了几天,当仓库里的枪管刚刚送走的时候,全旭还没有来及时出行,又是三千石大米从湖广经海路送过来!

“这些大米?”

“送,一定要送走!”

……

“这是一万五千双鞋子~”

“送走!”

“这是……”

“送走!”

“这是……”

“一并送走!”

经过连续二十多天,不时的有物资抵达登州仓库,毛承福和刘兴祚一直痛并快乐着,这段时间,从东江军又过来了八百多名伤兵,以及四百余名将士。

毛文龙让这些士兵过来,就是想着保住袁可立给他们筹备的粮食和钢铁,以及衣服、鞋子、甚至棉衣、棉裤、棉鞋等物资。

当然,二十多天的时间,基本就够陈应从大名府赶到归德府了。

就在全旭准备启程的时候,陈强经过二十多天的联系,在采取威逼利诱的方式,蛊惑了十几支大小不同的响马队伍,联合行动。

位于吴桥县的东林党干将王象春(东林点将录,绰号浪里白条),被响马五百余人马攻陷家中,正巧王象春不在家中,躲过一劫,不过,他的家中被劫掠一空。

响马首领秦承祖,打开王象春家的粮库,共得粮食十一万石,他并没有一把火将王象春的粮食烧掉,而是打开粮库,分发给周围百姓。

一时间从者如云。

其实,山东民怨已经到了干柴烈火的地步,秦承祖充当的就是那颗火星。

在短短十几天的功夫,秦承祖麾下马军超过一千,步兵五六千人,对外号称十万人马,浩浩荡荡杀向山东。

全旭接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六月二十一号,他望着密信目瞪口呆:“我去!”

山东巡抚王从义急忙调集人马围剿秦承祖所部叛军,只是他没有想过,山东军早已不堪一战,虽然叛军号称十万,实际兵力只有六七千人马,主力只有五百余名响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