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一章 卢象升神一样的奏折(第3/3页)

“这是大名知府卢象升的奏折,请陛下过目!”

孙承宗掏出卢象升的奏折,递到崇祯皇帝手中。

崇祯皇帝迫不及待的急忙抓起奏折开始观看起来。

卢象升的文采飞扬,洋洋洒洒写了四千余字。

不过,卢象升刻意弱化了天雄军的作用,反而重点吹嘘天雄军前锋参将全旭,他在奏折里声称,全旭者,胡广龙山人,忠良之后,幸得袁可立收为弟子,在国子监就学,在回乡省亲时,得意兵部勤王消息,全旭以每人十亩地的条件,募集民壮两千余人马,组建一支勤王大军北上。

在卢象升的奏折中,全旭是一个遣散家财,忠心为国的大忠臣,全氏一门累世财富被全旭败得净光,他买来一百余门火炮。

在大石河一线中,全旭仿佛古时儒将一样,亲临一线,坐着轺车,指挥麾下部将向后金骑兵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冲锋。

“旭乘轺车率两千虎贲奋勇向前,建奴锐箭如雨,旭视若不见,指挥麾下两翼包抄,炮火齐鸣,建奴人仰马翻,乱作一团。战至酣处,旭与贼酋岳托相距不过百步,旭脚下轺车被命中数百矢。旭不惜此身诱敌,建奴中计,待旭麾下长枪兵迂回其后,建奴插翅难飞。最终岳托以下四千五百余被诛……”

这段奏折画面感极强,在崇祯皇帝看着就感觉热血沸腾,他的面前仿佛出现了全旭单薄的身影,那个少年冒着箭雨与建奴浴血拼杀。

卢象升的笔下,全家军将士重伤不退,高呼不惜此身报君王,以身殉国报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