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四章 大明的习惯性操作(第3/3页)

经过镋床的打磨,把线膛打磨光滑,经过热处理之后,再使用。虽然炮管的使用寿命不长,威力却不小。

这可是工业环境下的产物,对于炮弹对于大明来说,生产并不存在困难,略改几个参数而已,海伦娜非常高兴,同时却有些遗憾,不得不再花钱租几艘运输船,炮弹太多了,不租一些船根本就运不过去。

当然,出兵的问题还需要长期的准备,与大明的陆军不一样,大明皇家海军不是在战斗,就是在海外部署,军队的将士非常疲惫,需要进行轮换。

同时,皇家陆军则继续把有经验的士兵调回来,轮换其他部队的陆军,同时大明皇家陆军也将海训作为常规训练科目,每年每支军队都要组织将士们乘船转一圈,享受一下大海的波澜壮阔。

北非都督府内洪承畴喝着葡萄酒,吃着厨师精心烤制的烤骆驼,有些感慨:“谁能想到,这里居然如此美妙?”

洪承畴的三弟,洪承畯感叹道:“北非什么都好,就是距离大明太远,距离奥斯曼帝国太近!”

洪承畯一语中的,这确实是北非最大的隐患。整个北非环境复杂,人口众多,关键是周围都不是友好睦邻。

“没关系,军方有信心保护北非的利益。”洪承畴不担心,要不是这个原因,国防部也没理由维持这么多的军队,现在整个大明都被国防部利益捆绑,谁敢缩减国防部的军费,那就要为大明的未来负责。

同时,大明在海外采取的就是全民皆兵的政策,军队淘汰的武器,贱卖给百姓,而百姓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也会主动采购武器。

虽然军队淘汰的都是落后的武器,可这些武器要看跟谁比,跟奥斯曼人相比,北非移民百姓手中的武器,比奥斯曼帝国的正规军还要好很多。

几乎每个镇子,现在都有数千或上万枚不等的手榴弹,或者燃烧弹,这可是防守的最佳武器,只要敢进攻,就会让他们尝到大明百姓的铁拳。

在英国、法国、荷兰大举进攻威尼斯城邦共和国的同时,西班牙帝国也承受了来自瑞典步兵的压力,西班牙方阵,对于瑞典军队有着莫名的无力感。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大明距离西班牙太远,西班牙帝国的特使莫拉莱斯公爵回到西班牙屁股还没有坐热,又被打发到了北非,寻求北非总督的帮助。

为了追求速度上的优势,莫拉莱斯公爵从亚历山大港靠岸,然后换乘了骏马,他则坐着四轮马车,一路前往苏州。

“青山镇,又是这个名字,这是一路上的第几个青山镇了?”莫拉莱斯心中的不满在积累,搞得如今他这个西班牙人都已经认识方块字了。

“第五个,或者是第六个,谁知道呢!”

翻译官曾德昭指着青山镇旁边的小山道:“大明取地名的习惯就是这样,有山就叫青山,有水就叫清溪,咱们这一路上,遇到了三个叫清溪的镇子,两个叫郭家镇,一个陈家镇,总之,这都是大明习惯性的操作!”

大明习惯性的操作,那就是复制,几乎每一座镇子一模一样,东南西北,四座城门,环绕着城堡,有护城河,有壕沟,有箭塔,有敌楼,一样布局的街道,一模一样的房屋。

如果不是换了一个名字,在青山镇和郭家镇几乎没有区别,酒肆挂着硕大的酒字,当铺挂着巨大的“当”字。

四合院结构的房屋,就是一座小型的城堡,大城堡里面有小城堡,这都是大明习惯性的操作,一旦爆发战争,大明人可以抵挡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