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七章 叛国想清楚后果(第2/3页)

当然,这也不算是不费吹灰之力,因为朱氏大明的士兵们可是累得不轻。

夜幕笼罩大地,战场上的血腥味久久不散。血战余生的朱氏大明士兵们将尸体清理到一边,生起火来开始做饭。

在战场上想弄到什么像样的饭菜是不大可能的,朱氏大明的明军将士们补给不缺,在澳洲的大米煮出一锅锅香喷喷的米饭,每十名士兵围着一个酸菜肥肉罐头猛扒饭,那酸溜溜的酸菜让他们胃口大开,那大块大块的肥肉则为他们的身体提供充足的热量,长时间拉开强弩射击,体力消耗巨大,手臂更是酸痛难忍,不吃点高脂肪的食品真的没有办法补充体力。

当然,体贴的老炊是不会忘记给大家弄点饭后饮料的,他们把水煮开后拿出一块块硬得跟石头似的干奶酪扔进锅里,再加入白糖、茶叶和少量的盐,煮出一锅锅浓稠的茶汤供大家享用。

这种饮料香浓可口,不仅有助消化,还可以让人迅速恢复体力,在军中极受欢迎,已经成了军中日常必不可少的饮品了。

荷兰俘虏士兵看着明军不要钱似的将一包包茶叶往锅里扔,不自觉的直咽口水。大概也只有中国人才这么阔气,不拿茶叶当回事了,他们这些苦逼的士兵哪有这个福气哟,就他们这点可怜的工资,在荷兰,哪怕是最便宜的茶叶也买不起呢。

看看明军那堪称丰盛的晚餐,再看看自己手里这硬邦邦、装在网兜里系根绳子能当成流星锤把人生生砸死的面包,他们发自内心的想哭,同样是当兵的,差距咋这么大呢?

此时的欧洲面对中国,内心是充满惊羡的,中国那博大精深的文化,庞大的人口基数,精致绝伦的文明,让人眼花缭乱的美食衣裳,精美的丝绸瓷器,雄伟的宫殿这一切无不令他们叹为观止,自叹弗如。

没办法,差距实在太大了,宋代中国的财富甩开地球上其他国家十八条街的时候欧洲人还呆在满是蜘蛛网和大便的城堡里啃豆子,现在欧洲人倒是有点钱了,但物质依旧贫乏。

就拿吃这方面来说吧,除了蔬菜水果香肠牛肉土豆之外,他们似乎就不知道还有什么能吃的了,而且吃法换来换去都是那么几样,单调得要死,面对大吃货帝国那一天吃三样菜一辈子不重样的美食,他们想不自卑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好在明军也不小气,看在荷兰俘虏士兵,他们很大方送他们每人一茶缸,围着火堆喝得不亦乐乎。

就移民这一块,新华省、北非、中南半岛等地,与澳洲的大明有着明显的区别,虽然说老百姓特别是草根百姓,并不喜欢关心政治,可是在崇祯挂起他的龙旗之后,那就不是政治问题了,而是叛国问题。

全旭针对叛国贼的处罚是非常严重的,轻则抄家灭族,重者株连九族,谁的脑袋也不铁,也不敢以身试法。

结果,崇祯惊讶的发现,前往澳洲的商船日益减少,崇祯和卢象升还以为卖价太高,他们把钢铁、铜矿石的价格一降再降,然而,就算差不多白送的,但是,还是没有船来澳洲采买铁矿石。

一方面是大明现在真不缺货源,无论是中南半岛或者北非、新华省、南美洲,包括西班牙人荷兰人都会廉价卖给大明矿产资源,另外一方面就是担心家族被打成叛国罪。

在崇祯刚刚抵达澳洲的时候,情况还好,只是以为周皇后和太子,也是在全旭默许的情况下,天雄军将士可以光明正大的将家眷迁徙到澳洲。

后来,他们下手想要迁徙在大明混不下去的人口,这是这么多年以来,全旭不遗余力的移民,据不完全统计,大明向远东地区迁徙至少两千万人口,向新华省迁徙超过五百万人口,在中南半岛迁徙上千万人口。

至于北非的那两百万人还不算,这就足足迁徙了将近四千万人口,差不多四分之一的人口迁徙出去了,在本土别说活不下去的流民,就连乞丐都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