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聚贤馆,天工阁,科举到来,卯十之日,大魏文宫脱离!(第2/8页)

而且耕牛价格昂贵,即便是大魏现在有钱,也做不到每家每户一个,不仅仅是银两问题,数量就这么多。

大魏有多少荒田?又有多少农民百姓?一家一个肯定是做不到的。

“恩。”

陈正儒接过图纸,而后点了点头,他也明白此物的重要性,特意过来让许清宵观看,就是听听许清宵的意思。

“陈大人,发明此物之人,应当赏官职,赐千两,聚贤馆与天工阁发布公告,昭告天下。”

许清宵又加了一句,不过他不是吩咐的口气,而是提议。

“这个吏部已经着手处理了。”

陈正儒也点了点头,同时陈正儒说起第三件事情。

“守仁,你师父还在吗?”

陈正儒询问道。

“已经不在了,有事离开,不过还在京都内。”

许清宵给予回答,同时也有些好奇,不知道陈正儒好端端询问这个作甚?

“明白了,守仁,待科举结束后,你应当快点去大魏文宫,认真阅看圣人手册。”

“这东西价值不凡,尤其对现在的你来说,更是意义非凡,有成圣的契机。”

“大魏文宫随时可能会脱离,一旦脱离了,想来这些东西他们也会带走。”

陈正儒出声,提醒许清宵等科举结束之后,去大魏文宫看一看圣册,毕竟许清宵的下一步,就是成圣了。

听到这话,许清宵点了点头,不过大堂内无人,许清宵请陈正儒落座,紧接着神色严肃道。

“陈尚书,大魏文宫脱离,谁会走,谁会留?”

有一品在,许清宵也相信大魏文宫不可能这么快就敢走,原本以为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可现在许清宵觉得这一年内他们都走不动了。

真敢走,以吴铭的手段,也真敢杀。

不过许清宵还是要问一问,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听到许清宵之言,陈正儒稍稍沉默,看到陈正儒沉默了,许清宵立刻出声道。

“如若不好说的话,也无妨。”

许清宵开口,毕竟陈正儒终究是大魏文宫的人,有些事情不说,也实属正常。

只是陈正儒摇了摇头道。

“守仁,你想多了。”

“此事也没有什么好说不好说,老夫虽然是文宫大儒,可自从老夫立言之后,大魏文宫就已经将老夫边缘化了。”

陈正儒给予回答,他并不是不好说,而是在思考。

这话一说,许清宵相信,君子立言,代表着自己的立心,陈正儒立言,是大魏国泰民安,但也正是因为这个立言,陈正儒才能成为丞相。

大魏的丞相。

否则的话,文武百官当中,凭什么陈正儒能成为大魏丞相?若说手段,百官当中比陈正儒手段要强的难道没有?若说地位,大魏文宫难道就没有大儒了?

说来说去,陈正儒之所以是最佳人选,是因为陈正儒既不是皇帝这方的,也不是百官这一方,更不是大魏文宫这一方,他站在大魏王朝这一方。

许清宵心念大魏百姓,天下苍生,而陈正儒心念的是国家,自然他能成为丞相,但同样的女帝防着他,大魏文宫防着他,百官也防着他。

也就许清宵可以不用防着他,因为理论上两人的理念一致,算是志同道合。

“不过,大魏文宫虽然将老夫驱逐在外,但老夫在大魏文宫内,还是有很多消息瞒不过老夫的。”

“大魏文宫这一次是铁了心要脱离,到时候真正能留下来的人,抛开别有用心,剩下不超过五位大儒,至于天地大儒,只怕就只有荀儒一个了。”

陈正儒给予回答,这是他的猜想。

“不超过五个大儒,天地大儒只剩下荀儒。”

这个消息让许清宵有些沉默,大魏文宫内,大儒也不多,平常来说三四十位大儒,毕竟大部分的大儒,都是分散在天下,传道受业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