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陛下,大事不好了,天灾降临,山河崩碎(第2/6页)

一连三四日过去。

整个大魏京都这几日都安静了不少。

不过大事没有,小事却有不少。

王朝阳入驻大魏京都,开设圣人学堂,的的确确引来了不少门徒。

倒不是说真看得起大圣人之后,主要是天地文宫有三千大儒,指望王朝阳教人,那肯定是不怎么指望的。

一尊亚圣。

但平日里若是有大儒指点,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天大的好事啊。

这三四日,不知道多少人聚集大魏京都,全部都是前往天地文宫的。

自从朱圣一脉被诛之后,存活下来的朱圣一脉,也不敢声张什么,一个个老老实实看自己的书,做自己的事情。

抨击许清宵他们没有参与,自然发生其他事情,他们也不会参与。

那些是非多的读书人,基本上已经死绝了。

但大部分商人权贵,以及一些还没有入品,但也读了好几年书的人,就全来天地文宫了。

以致于大魏京都这三四日来,简直是人满为患。

这也好在天地文宫乃是圣器,从外表上来看,占地百亩,可实际上走进去才会发现,天地文宫极大。

可再大也架不住大魏读书人的热情啊。

不仅仅是大魏读书人,天下有不少读书人都启程了,想要来看一看,学一学。

至于许清宵的守仁学堂,每天也有大量读书人前来,想要入学堂拜师。

只不过,守仁学堂收门徒有限制,倒不是特别苛刻,主要是考验人品,才华不是问题,有学之心,人品厚实,才能拜入门下。

整个过程就是熬时间,导致虽然来的人多,但想要真正入门的还是少。

比不了天地文宫。

天地文宫有圣器,挑选有才之人,资质不错的,一律录用。

所以短短几日的时间,天地文宫就已经广收门徒三万,到最后朝廷下了命令,制止天地文宫这样无限扩张。

一来,朝廷还是要推崇许清宵,只是许清宵有正事处理,暂时没空处于这些事情。

二来,一口气招收这么多门徒,有没有效果还是一个问题,所以暂时压一压,倘若当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以及读书人,再慢慢放权。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担心复刻朱圣一脉,招收一大批读书人,又开始搞一些手段,这些才是大魏王朝比较厌恶的地方。

不怕天地文宫找麻烦,就怕这种事情恶心许清宵,也恶心大魏。

灭了又能如何?到头来还不是杀自己人?这不是有病?

只不过让人好奇的是,这几天许清宵在做什么?

连续三四天,许清宵就好像人间蒸发一般,一直在王府内,什么消息都没有传出来。

六大仙门一直在焦灼等待着许清宵,他们时不时想要过来一趟,但最终还是不想打扰许清宵。

而就在今日。

许清宵开始了第十次炼制。

这三天许清宵又反复炼制了四次,无一例外全部失败。

不过连续的失败,没有打击到许清宵的自信,反而让许清宵彻底明白了原因。

为什么用民意隔开阵法,还会破裂。

是因为民意难以承受阵法之力,说白了民意多才能扛得住灵气渗透,可若是民意不多的话,就难以承受灵气的渗透。

可阵玉就这么大,你不可能注入太多的民意在其中。

与材质有关系,但关系不是很大。

所以许清宵经过四天的思索,再加上连续四次的失败,想到了解决办法。

用仙道之力,包裹民意之力,这样的话,或许能够有效阻止。

想到这里,许清宵开始第十次炼器。

这一次,许清宵凝聚春秋笔,刻印阵法,注入民意的过程中,再凝聚仙道之力,然后再注入民意,再凝聚武道之力,紧接着再注入民意,最后注入儒道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