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佛门来袭,城外诵经,佛陀异象,许清宵诵经(第2/10页)

辩经僧继续问道。

可慧觉摇了摇头。

“并非害怕。”

“而是天命。”

“五百年前,小雷音寺辩法四洲,败于中洲,以致于小雷音寺,直接跌落佛门神坛,被天竺寺超越,失去天命。”

“如今我等再兴辩法,争抢天运,如若成功,一切好说,此乃逆天改命,赌我佛门之运。”

“可倘若失败,我佛门将遭到无与伦比的打击,此番于东洲,我等击败武道一脉,前往中洲,其目标是仙道与儒道。”

“一旦败了,佛,武,仙,三大气运将会再次成为他人嫁衣。”

“这才是贫僧担忧之事。”

慧觉神僧说出自己的想法。

可后者稍稍沉默,思考一番后,不禁开口道。

“神僧之言,弟子倒是理解,只是神僧未免有些过虑。”

“自朱圣出手,儒道已经一蹶不振,也正是因为如此,寺内才再兴辩法。”

“眼下儒道还有何人敢与我等交锋?”

“真要说的话,许施主或许有些能耐,可我等并不弱于他。”

后者问道,望着慧觉神僧。

言语当中是自信,但并非是狂妄。

然而慧觉神僧摇了摇头道。

“不。”

“老衲并没有认为许清宵是我佛门最大敌人。”

“真正的敌人,是王朝阳,这个突然出现的亚圣。”

“他的来历很神秘,很有可能当真是大圣人后代。”

“如若是这样的话,他拥有无与伦比的知识,这才是我佛门最大的敌人。”

“许清宵,他也是一位俊杰,儒道的大才,年纪轻轻便已成为半圣。”

“可两人完全不一样。”

慧觉神僧出声,他并非是嘲讽许清宵,也不是看不起许清宵,而是阐述一个事实。

只是此话一说,众人不由好奇,纷纷看向慧觉神僧,不明白慧觉神僧为何这般说?

“此言为何?”

“我还以为是忌惮许施主,原来不是?”

“王朝阳?”

八百辩经僧十分好奇,因为他们一直认为,许清宵很有可能是他们的敌人。

却没想到的是,慧觉神僧没有把许清宵当做敌人。

这的确有些古怪。

而慧觉神僧倒也平静,直接坐在地上,望着众僧道。

“你们好好想想看。”

“许清宵虽然贵为儒道半圣,但他的晋升之路,大多数与民意有关。”

“他明意心学,知行合一。”

“立言为民,著书为民,知天理也是事在人为。”

“后来成为半圣,为天下君子明意,立言,著书,皆然是因为遇到危机。”

“他整个人的心思,其实还是在朝政与文宫之间的争斗,他没有时间去思考一些大道理。”

“并非不是他没有资质,而是没有时间。”

“我等筹备此番辩经五百年,赤脚行万里路,天涯见尽头,海角望深海,每一个道理都是我等亲身感悟的。”

“如若再给许清宵五十年,甚至是三十年,或许他将懂得无数道理。”

“可对于现在来说,许清宵还是太年轻了。”

“他知晓的事情太少,道理他不明白,天地道理他也不明白,而且这五百年来,我们得知的事情有多少?他得知的事情有多少?”

“倒不是老衲轻狂,就问他脚下的世界,是方是圆,他许清宵都答不上来。”

“所以,他并不是我等的对手。”

慧觉神僧开口,他不是看不起许清宵,而是认为许清宵的年龄摆在这里。

很多东西,都需要去亲自检验,才能知晓答案。

一个人,如若没有亲身经历过一些事情,是永远不知道这件事情有多难,亦或者这件事情意味着什么。

许清宵二十岁之前,是一个衙役,仅仅只是用了一年的时间成为了半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