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机会不就是用来浪费的(第3/4页)

楚稚水听他一路坚持不懈地劝说,当下就领悟出来,局里茶园还不错。既然茶商有租山念头,那代表现有茶树品质出众,否则他不会如此积极主动。

楚稚水微笑道:“您给我留个联系方式呢?因为局里情况特殊,我也得给领导汇报下。”

“好好好,电话号码?或者微信我扫你?”

茶商忙于到处收茶,他留下联络方式,匆匆赶往下一站。

其他人眼看双方留电话,他们只等茶商一走,便在旁好心地接话:“唉,小姑娘,劝你别租给他,你家茶园不错,换个人还能再卖高一些,他这种贩子都会压价的!”

楚稚水明显年纪尚轻,看着知书达理、温婉娴静,开的车在槐江市算中高档次,一瞧就像容易受骗的有钱小姑娘,由于家境较优渥,没受过社会毒打。

众人只当她涉世未深,真要出租茶园给茶商,于心不忍地劝阻起来。

“谢谢您,不过茶园不是我家的。”楚稚水温和道,“您也是种茶的吗?”

“对,我家茶园离你这儿算近,还种些白茶什么的。”

“也是五十亩?”

“那不止,一百多亩吧。”

楚稚水面露敬佩:“那很厉害啊,打理起来不容易。”

旁边人插嘴:“这算什么?我家有两百亩呢,真要成规模不得上千亩!”

楚稚水仅仅是挑头,种茶话题就被展开,借此了解到其他茶农的情况。其他人看她和颜悦色,七嘴八舌地闲聊起来。

茶园基本前两年难有收益,产量主要跟树龄有关,根据采摘方式不同,还有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等区分。

她比较疑惑的是,按照茶农的说法,茶园需要细心打理,但局里是野生茶山,没道理有那么好的茶树。

楚稚水获取完信息,她轻叹一声,感慨道:“挣的都是辛苦钱。”

“可不是嘛,但不卖也没法儿,不然怎么养家糊口!”

茶农们为压人工成本基本全家上阵,但真正能赚到钱的往往都是茶商。不过,茶农很少具备打造有价值品牌的能力,同时无法直接掌握销售渠道,只能提供原料赚点钱,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楚稚水清楚种茶比不过茶农,想多赚就要有其他门道。

多番考察过后,楚稚水还跟金渝说起此事。

金渝听得糊里糊涂,她搞不懂茶园经营,便问出最好奇的事:“那我们出租的话,能赚多少钱呢?”

“应该就十几万,赚不到什么钱。”楚稚水道,“具体还得谈。”

金渝瞪大眼:“那已经很多啦!我要好几年才能赚到!”

楚稚水哭笑不得:“但这十几万是总利润,等到局里一分完,每人才能拿几千块。如果我们自己销售,利润还能更高一些。”

“但我们卖茶也要先找人采茶吧?”

“对,不接受他们的一条龙打包,那就得我们先雇人采茶,然后再想办法卖茶。”楚稚水思索道,“可能需要找局里批一笔前期雇人的费用。”

“找财务处吗?”金渝为难道,“我怎么感觉不太现实,连观察处都跟财务处天天为钱吵架。”

观察处是槐江观察局最牛的部门,申请各类经费都要经层层审批。

楚稚水当然明白此理,胡局倒是满口答应会配合,但真正落实到每个处室,处长们都不是吃素的,凭什么要搭理她一个新来的副科?

“果然最赚钱的都是违法行为。”楚稚水苦恼,“看来还是得想点捷径才行。”

“什么捷径?”

“如何不违背劳动法,将人工费压到最低。”

“?”

茶园运营让楚稚水忙碌起来,一连好几天都在外面奔波。

楚稚水没时间待在办公室,不少资料整理就落在金渝头上。虽然金渝并不在意,认为比后勤科事儿少,但楚稚水总归过意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