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2/6页)

“臣以为以公主之才,能造福大昭百姓,若能封以皇太女,是天下社稷之福。”礼部尚书对于赵靖的提议,是双手双脚赞成。

礼部尚书既然都发话,他手下不少官员也跟着站了出来,纷纷附议。

曾老将军也站了出来,大昭的将士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将会一直站在赵禾身后。

不过,册立皇太女一事到底事关重大,尤其是就算是前朝那些皇帝再怎么荒淫无度,但也没有任何一皇帝册立了公主为皇太女,加上前几日赵禾提出的“人神共愤”的想法,更是让不少人心中不满。

赵靖的提议,有人赞同,但朝堂上更多的人却是反对。

这日下朝后,赵靖留了赵禾。原本他这几日都想找自家女儿聊一聊那商贾之事,但这几日赵禾倒是比他这个当皇帝的人还要忙,赵靖逮了几次都没能逮住人,今日正好是个机会。

赵禾这几日是在跟成安老先生辩论,没办法,既然想要将商人的地位抬一抬,势必要先说服她的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师。

显然,这两日的效果是赵禾相当满意的,不然也不会今日早朝后,她终于有时间来见一见赵靖。

开春回暖,赵靖在御花园里摆了几盘子赵禾喜欢吃的芙蓉点心还有樱桃蜜,周围的重瓣芍药都结了苞,那样子看起来是快要开了。

当赵禾过来时,她第一眼看见的便是桌上那一叠自己爱吃的糕点,赵禾不由轻快笑出声,走到赵靖身边坐下。

“阿爹叫我是想问问前几日我说商贾之人科举的事情吧?”赵禾伸手拿起一块糕点放进自己的小嘴巴里,竖起了大拇指后,这才开口直接问。

赵靖哼笑一声,也不知道他这是在笑赵禾吃东西的小模样,还是在哼她明知如此这段时间还不知道主动来找自己解释清楚。

不论是哪种情况,赵禾现在看起来都很理直气壮,解释道:“阿爹不是将朝廷上那么多琐事都交给了我吗?我这不是没有时间,现在空了我就立马过来了呀。”

她鸦羽似的睫毛这时候随着她眨眼的动作忽闪忽闪,让人看了实在难以生气。

“你怎么说都是你有道理。”赵靖懒得跟自己唯一的女儿争论,不过对于赵禾那些天在朝堂上说的话,他心里还是要有个数,“科举那事儿你是怎么想的?”

赵禾知道这事儿的还是需要她爹的首肯,立马用帕子擦了擦手,正经端坐,开口道:“女儿是觉得商人低人一等这种自古以来的说法就不正确。若是这世间的人都去读书,商业发展不起来,那整个江山社稷就没什么钱,百姓没钱,朝廷也没钱,若是永远风调雨顺大约也还行,但若是遇见什么天灾,朝廷都拿不出来银子,那这朝廷是不是也太不能扛事儿?难道说朝廷里有很多读书人,让这些读书人去给灾民们讲讲道理,读读书,就能填饱这些受灾百姓的肚子吗?

只有百姓有钱了,整个大昭的发展才能蓬勃积极向上,朝廷也才会有充盈国库的机会。何况,若是在百姓富足时征税,和在百姓都吃不起饭时征税,那能一样吗?”

赵禾这话在赵靖面前说得还算是有分寸,她没那么直白说若是在百姓都饿肚子的时候还要被朝廷搜刮一层皮,若是有点火气的人,怕不是直接就要原地造反。这对于江山社稷而言,也绝对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但若是百姓们有钱了,大力发展经济,人人都能过上好日子,就算是每年给朝廷上缴一点税银,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反正横竖都不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百姓又怎么会不愿意呢?

这就是发展经济的好处,这就是有钱的好处。

“再说了,为什么经商就要低人一等?难道是觉得经商的人没有学识吗?我看倒不是这样,若是真正没有学识的人,做生意那才是要亏本呢!到时候别说赚一文钱,怕是能不倒亏都是万幸大吉。能将生意做好的人,首先必然是有头脑,其实,是有手段。这样的人,难道还不能算做人才吗?这还能叫没有学识吗?”赵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