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3/7页)

木科长说:“是半年前进厂的一个小同志,叫刘安国。”

“很好,按照厂里的制度,给他相应的奖励吧。”叶蔓没什么印象,便没有多问。

木科长笑着道:“好,那下个月让财务给他发一千块的奖金,鼓励咱们厂里的同志们积极开动脑筋,改进咱们的产品!”

“嗯,凡是对厂里有用的建议、技术,咱们都应该予以表扬和鼓励。对了,木科长,这条生产线,一天能生产多少台18寸彩电?”叶蔓更关心的是产能问题。

木科长翻了一下本子说:“目前是两百台左右,不过如果加足了马力,产能还能提高几十台。赵主任给出的数据是,极限产能应该有七八千台,不过他的意思是,前期先控制在月生产五千台左右,让职工们先适应适应这条新的生产线。”木科长解释道。

叶蔓没有意见:“赵主任是专业的,这块听他的安排。目前这款产品还没推到市面上,也不知道市场上的反响怎么样,先保守一点,适当控制产量不是坏事。你准备一下,让车子给老师傅家电的直营门店各送一批货过去,先摆在咱们的货架上试试效果!”

“好的,我明天就让车子先送一批货到奉河市。”木科长应道。

挂断电话后,叶蔓琢磨了一会儿,这么大的产能,目前光靠他们老师傅家电的这几家直营门店肯定卖不过来,得想其他办法。

经销商们这边自是不必说,肯定要组织起来。虽然小县城居民收入相对较低,可也有暴发户和经济宽裕的人家,能卖出一台是一台。

她将钟小琴叫进来:“明天厂里会送第一批18寸的彩电过来。你请照相师傅过来,拍个照,然后给经销商们寄过去,写信告诉他们,咱们老师傅家电多了一款彩电,看看他们有没有采购的意愿,价格在这上面。”

叶蔓将纸递了过去。她调查过,市面上的18寸彩电,国产货的售价一般在1800-2000元之间,他们店里的售价将定在1699元,别看就差了一块钱,可说出去却是不足1700元,听起来是不是比1800少了很多?让顾客心里觉得便宜了很多,他们自己往往都察觉不到。

这就是商家的文字游戏,也是后世屡见不鲜的手段,不管是去商场买衣服,还是去菜市场买菜,什么特价商品,经常都是这么标价的,明明都不使用分票了,还经常标注3.99元一斤之类的就是为了让消费者觉得便宜,不止大佬们将这种手段玩得炉火纯青,就是街边的小摊贩也深谙其道。

这款彩电给经销商的售价是1500元,因为经销商们大多在小县城,消费能力有限,买这款电视机的顾客可能不会太多,销量有限,价格就没定太死,只要售价不超过两千元就行,其他经销商们自己看着办,想薄利多销,还是保留充足的利润空间,经销商自己根据当地的情况做调整。

钟小琴接过纸道:“好,我这就去办。”

等她走后,叶蔓理了一下手上的事,决定先去云中大学找温主任。

钟意帮忙牵线代买的这款生产线很不错,叶蔓准备委托他再帮忙购买一条洗衣机生产线。现在都五月了,万一钟意哪天要回国了,岂不是又得另外找人。

想找个懂日语又靠谱还愿意帮忙的人实在是不容易,这年月骗子太多了,而且信息传递速度慢,稍有不慎就会上当,最简便的方法当然是找现有的熟人了。

不过她去得不巧,温主任在参加一个会议,还有一个多小时才结束,导员请她在办公室里坐着等会儿。

叶蔓谢绝了:“我去学校里转转,一个小时后回来。”

“好的。”导员知道叶蔓给学校捐了一百万,非常热情,“叶厂长,要不要我安排一个学生带你在学校里转转?”

叶蔓笑着摇头说:“不用了,我来过云中大学好几次了,对这里还算熟。我去看看新建的教学楼就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