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电话(第3/4页)

第一天的行程基本上以赶路为主。

怀歆很少有这样心情放松过,看了一会儿沿途风景,有些地方仍旧绿意幽幽而远眺却白雪茫茫,两种颜色的极致碰撞,层层叠叠,很漂亮。

偶有聚在一起的乡镇村居,被群山环绕。

她掏出自己带的微单相机拍了几张,又连上车里的蓝牙音箱放自己喜欢听的歌曲——窗外景色疾驰而过,突然有点明白《绿皮书》里托尼和唐在美东恣意飞奔的心情了。

从成都到新都桥多是公路,坐长途车晃悠悠地让人想睡觉。她看着看着不自觉就睡着了,再醒来的时候车还在开着,周燕专注地目视前方,注意路况。

她们带的补给很充足,零食、水和氧气。怀歆开了一瓶矿泉水,问她要不要喝。

“有点点渴了,谢谢噻。”周燕笑着接过。

怀歆自己也喝了水,感觉喉头没那么干涸了。

曲折崎岖的盘山公路,有的地方甚至没有栏杆,不过车道很宽敞,怀歆还敢贴着窗边伸脑袋去看外沿纵深的峭壁悬崖和山岭沟壑。

一路都在上行,海拔升得很快。

318国道沿途风景亮丽,经过康定的时候已经到达两千多米,开到下午三点多,陡增至四千米。

周燕是本地人,几乎来去自如,只关切地问怀歆需不需要吸氧。

据说这氧气吸太多会“醉”,反而不好,就像是吃太多药却产生抗药性一样,怀歆觉得自己除了呼吸有点沉,也没有什么特别不舒服的地方,想了想还是没吸。

第一个景点是折多山。

西边就是青藏高原,真正的藏区,因此这里居住着的也都是藏民。

到底是个旅游景点,观景台四周都是小吃摊,中央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刻着“西出折多”四字,旁边是藏文经注,写明海拔4298米。

据说这是从折多山上运下的天然巨石。前面有藏民牵着两头牦牛,供游客上去合影。

观景台还能向上攀爬,沿途都是经幡和彩旗,大约百米处有一个累砌成的巨大玛尼堆。

周燕告诉怀歆,玛尼堆也被称为“神堆”,多有镇邪消灾、祈祷祥和平安之意。

她们逆着寒风沿着石块垒起的阶梯往上攀登,经幡在一旁随风起舞猎猎作响,远处的山脉脊背上都是白雪,五彩的旗帜是唯一的点缀。

走过大半的时候怀歆就觉得喘不上气儿了,头很晕,隐隐作痛,是血氧供应不足的表现。周燕搀着她,拍她的背给她顺气儿:“咱不着急,缓一缓,慢慢来,时间还很多。”

大概原地歇了五分钟,怀歆感觉渐渐适应了。

在高原上就是这样,做什么都要轻而缓,不能剧烈——但是很神奇的,时间的流淌好像也变慢了似的。

她们爬到了山顶。就在刻着经文的石堆旁。

风很大,周燕给怀歆照相,她笑得张扬,头发都被吹得飞了起来。

“咔嚓。”照片定格。

怀歆居高临下地往下看——山川,平原,白雪,蜿蜒的盘山公路。还有沿途譬如蝼蚁的车。

每当这种时刻就会觉得自然浩大。

人类很渺小。心灵极度宁静。

她拍了很多张,眼角都被风吹得潮湿了些许。

周燕看到另外一侧有更好的角度,问她还要不要去那边。怀歆摇头,说:“下去吧。”

她一向是这样随停随走的性子,没有什么能留住她。但是沿途看到的风景,她也永远不会忘。

重新回到“西出折多”的石碑旁,怀歆有点饿了。

烤串和铁板豆腐的香味滋滋地冒出来,她很开怀地买了两盒,又要了一份酥油茶。甜甜咸咸,顺滑醇厚,说不出的观感,总之很好喝。

怀歆端着杯子拍照的时候又想到郁承。

——如果不是现在还处于“不能理他”的状态下,她是很想要和他分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