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顺藤摸瓜(第3/7页)

这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瘦削的男人,脸色很难看,穿着短外衣,趿拉着鞋。看样子不像是个激进的艺术家,而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人。

“那就是艺术家。”平川在北村的耳边小声地说。艺术家把目光转向他们这边。平川突然鞠了个躬,说道:

“这是作家北村直树先生。他说今天无论如何要看看您的作品,我就带他来了。”

北村还没来得及制止,平川就说了出来。他对两个人用的都是敬语。

“欢迎,欢迎,快请进来慢慢看。”似乎平川的话让他感觉特别好,艺术家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他笑的时候居然特别和蔼可亲。

“我听平川说起您的作品,非常想看一看,冒昧前来,打扰了。的确是一件出色的作品。”北村奉承地说。但也并不完全是奉承。仔细看了看,这一乍看时觉得离奇的造型有着一种动人的力量。

也许在将来这只是一个普通的造型。艺术家通过敏锐的感觉发掘出来的未来形象,有一种非同寻常的幻想效果,向观赏者的精神上传递一种让人战栗的感觉。夸张地说,艺术家通过堆积垃圾创造出一个举世无双的出色造型,这种才能使人惊叹不已。北村对自己身为作家却只用一个“出色”来加以形容感到很不好意思。

“我自己也不太明白。素材的灵魂转到了我的身上,才创造出来的。”艺术家谦虚地说。自行车是整件作品的主干,在作品中用于突出重点。

“我觉得这辆自行车是整件作品的主干。”

“真不愧是当作家的。我是想用这件材料来象征机械文明的终止。自行车表达了主要的内涵。”

看到北村准确地把握住了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家非常高兴。

“这辆自行车太适合了。它被撞坏而变了形的外观充分地表达了您的意图。”

“我发现这辆自行车时,就有这种感觉。这件作品是以自行车为中心创作出来的。”

“您是在哪儿发现这辆自行车的呢?”北村通过艺术家本人来加以证实。

“是扔在泊江市多摩川堤坝大路边上的。在附近多摩川的河滩上经常能找到一些有趣的材料。这些素材都是在河滩上捡到的。”平川说是当作大件垃圾扔掉的,实际上新屋是扔到了堤坝上的路边。

“让我再好好看看。”

“您请。”

北村注视着自行车。车灯撞坏了,车把、车身和链盒都变形了,前轮也歪了,坏成这样根本没法修了。如果是这方面的专家,也许能知道是怎么撞的,但北村只能推测出相撞时的力量。

“您对这辆自行车进行过加工吗?”北村想进一步弄清情况。

“没有,我没做过任何加工。发现它时,外形就很有意思,所以就按原样作为素材了。”

北村本来以为看见自行车相撞后的痕迹,也许会弄清楚某些事实,但结果什么也没弄明白。认为与这辆自行车相撞的是秋本的车,这只是北村的猜测而已。总之,可以肯定新屋的自行车曾经和别的什么东西发生过强烈的碰撞。

“您的作品真是太棒了,让我大饱眼福。我也去河滩看看,找点儿素材。”

“什么都可以当素材的,我觉得工业废弃物都可以。”

北村向艺术家和平川告辞后,决定去捡到自行车残骸的河滩看看。

走着去河滩距离挺远,但北村年轻时练过脚力,所以不觉得很累。他估计了一下大致的方向,就朝那边走去。凭着爬山培养出来的直觉,不会走错方向。终于走到了一条大路上,往来的车辆骤然增多。

一辆小卧车从他身边呼啸而过。在那一瞬间,北村看见了司机的侧面,勾起了他的记忆。

“啊,是那个人。”北村望着远去的汽车自言自语地说。他是猖村今日子以前在武相市所住公寓里的住户岸本弘行。这已经是第二次在这一带碰上他了。总在这里碰到他,大概他和这一带有什么密切的关系。这只是地域宽广的东京的一隅。北村到这一带是不定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