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庙里最不沾边的小菩萨(第4/5页)

“没有。我记着呢。”

车子到了王府饭店。刚上了二楼,王天达就迎了上来。唐天明道:“何必这样?真是……啊,这是丫头,方小丫。这是王总!”

王天达伸出手,方小丫却没接。王天达说:“唐主任的侄女一定是音乐学院的校花吧?不仅长得美,气质也好。”

唐天明没有理会。3个人进了包厢,耳边突然爆发出一阵掌声,让唐天明有些懵了。

包厢里足足有二三十人,都是在京的湖东老乡。长条形餐桌最前方,放着一只很大的心形蛋糕。唐天明呆了下,说:“天达,怎么能……”然后又同上来的人握手。这些人都是湖东在京的精英们,有好几位都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有的还是司局级干部。看着这些人,唐天明心想:王天达这小子就是有一手,就是我出面,也难保这么多人都能来。也难怪,美国人说:中国正进入一个集体拜金主义的时代,拜金,说好听点就是对财富的崇拜。王天达是老总,且不是一般的老总。在京城,他的天达时代集团也是有影响的。有人说:如果实打实地算,王天达是完全能进中国百位富豪榜的。不过,他不会愿意。王天达玩的就是低调。湖东每年有近8万人在北京搞建筑,其中80%都是跟在王天达的后面。因此,王天达在京城的地位,也就十分的不一般了。上至将军,下至北京的黑道,王天达都熟悉。“到处都长个脸”,这是王天达第一次见到唐天明时自我介绍说的话,唐天明一直记着。驻京办与王天达的关系是不远不近。远是因为唐天明,他总认为这个浮躁的时代,离这些经商的老总们还是远点好,一不小心就容易掉进去了。近是因为工作。湖东驻京办还有另外一块牌子:湖东驻京建筑业服务站。唐天明既是主任,又是站长。而作为站长,他主要打交道的人就是王天达。

王天达安排大家都坐下,然后又说了一通祝福的话,唐天明在大家的注视和掌声中吹了蜡烛。然后喝酒,方小丫也端着杯子敬了唐天明。王天达坚持要请方小丫唱首歌。方小丫望着唐天明,唐天明点点头。方小丫说:“那好,我就唱首《你是我最亲最爱的人》吧,献给唐主任。祝唐主任生日快乐,年年快乐!”

你是我最亲最爱的人,

亲得像天空,爱得像大海。

我所有的话,总是说不出来,

只能默默地祝福你,

默默地,为你唱一万首歌,

你是我最亲最爱的人……

歌曲唱罢,唐天明端起杯子,说:“谢谢丫头。也谢谢王总,还有各位老乡。我唐天明何德何能,受大家如此抬爱,我真的很激动。作为湖东驻京办的主任和服务站的站长,我将会不遗余力地为大家做好服务工作。愿大家在北京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大家共同干了酒。唐天明和秦钢走到边上,秦钢说:“唐主任,不知您听说没有,驻京办要撤了。”

“撤?早就说过了。我来北京之前就在说了,光打雷不下雨啊!”

“这回可能是真的了。我昨天听国管局的一位司长说的。应该没错。正在制定意见呢。”

“那么说,是真的?都撤?”

“好像仅仅是县一级驻京办,详细情况不清楚。”秦钢道,“不过也没最后定。一切都有变数。”

唐天明叹了口气。

驻京办撤与不撤,其实不是现在提出的问题了。早在十几年前,就有人建议撤销各地驻京办。原因是这些驻京办在北京的活动太频繁了。后来,到2003年,国管局停止了对县级驻京办的审批。2006年,国管局曾要求各地进行驻京办改革,防止腐败的发生。但是,文件是下了,改革也改了,驻京办并没有减少。现在北京城里大大小小的驻京办上万个。其中县一级的就有5000多家。正式在北京市发改委区域经济合作处登记的县一级驻京办也有近600家。另外的4000多家就两个字:“黑头”。不管黑头白头,反正他们在北京开展的是驻京办的工作。湖东县驻京办在县级驻京办中算是成立较早的。上个世纪80年代,湖东大批建筑工人跟着王天达们涌进北京城,很快撑起了湖东经济的半壁江山。90年代初,为加强管理与协调,湖东在京成立了建筑业服务站。到90年代末,正式获批成为湖东县驻京工作办公室。南州10个县中,只有湖东和湖西两个县驻京办是正式经过批准的,其他8个县驻京办都是“黑头”。当然,这些“黑头”并不直接叫驻京办,它们对外的正式名字有驻京流动党员工作站、研究学会驻京办事处、企业驻京联络处、某某会馆。这些名字其实也曲折地反映了驻京办的历史。早在清末,各地在京成立同乡会,设立会馆,这便是驻京办的前身。到后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驻京办规模不断扩大。开始是省市自治区的兵团设立驻京办,再扩展到地市级,后来各县也都来了。一万多家驻京办,近百万工作人员,虽然散布在辽阔的北京城里算不了什么。但这些人员一旦行动起来,也是能量无限的。驻京办撤与不撤,就是这能量的博弈。撤,是因为其能量太大;不撤,是因为其能量给权力寻租带来了合适的方式与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