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新春联谊会隆重登场(第3/6页)

“纪念品都送到了吗?”唐天明一直担心着这事。今年送的纪念品是铜质生肖工艺品,本来早就与企业谈好了,可是与会人员的生肖又要一一核对,这样就耽误了一些时间,直到十几天前冷振武才将最后的名单送到企业。企业紧赶慢赶,说最迟今天上午送过来。纪念品这东西没什么大的价值,但有意义。在京人士们来参加联谊会,图的不是吃一餐饭,喝一顿酒,而是想听听家乡的声音,了解家乡的信息。对于小小的纪念品,他们看的比吃大餐还重。去年送的寿山石印章,连钱校长也说成了他的必用印章。王天达另外增加的人,自然没时间再补制纪念品了,只要他愿意再出钱,以后再说。

胡忆回答说:“送到了。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我看了,纪念品好像分成了两类。主要是质量上不一样。我也问了他们,他们说是冷主任定的。”

“冷主任定的?不一样?怎么不一样了?”

“一种是铜质的,纯铜的;另外一种是半铜合金的。”

“怎么……这……唉!就这样吧,等我过去再说。这事先不要向任何人谈。”

唐天明心里升起了一团火,这冷振武,不是糊涂到家了吗?明明说好了的,都是纯铜。怎么现在成了一半纯铜,一半合金了?这要是在湖东在京人士中传出来,那还了得?这不是明明白白地将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吗?真糊涂,糊涂啊,糊涂!

但是回到茶室,唐天明还是没有发作。毕竟这是驻京办内部的事,他不想在李哲成县长和杨总面前,让他们看出这只有3个人的小单位的不和谐。杨总见唐天明回来,就道:“中午就在京汇吧?难得李县长过来。”

李哲成抢先答道:“不了,我们回京仪那边。中午另外有约。以后只要京汇的项目到了湖东,我们就是亲戚了,自然会常走动的,还少得了吃一餐饭!杨总,是吧?”

“是啊,是啊!既然这样,我也不留了。”杨总乐得个顺水推舟,李哲成他们出了宾馆,正要上车。冷振武却拖在后面,跟杨总嘀咕着。唐天明按了下喇叭,冷振武赶紧跑了过来。杨总在后面招手说:“再见了,项目的事我会努力的!”

回到京仪,李哲成问唐天明:“那个杨总我看有点悬,这人到底怎么样?可靠不可靠?不会是……”

唐天明没有回答,看了眼冷振武。冷振武道:“这人没问题,在京汇,他说话是有分量的。”

“有分量吗?怎么这项目拖了这么长时间?当真是发改委的问题?”李哲成问着,冷振武也不好回答了。唐天明道:“哲成县长的提醒相当及时,小冷哪,要找找原因。等联谊会结束后,我们要好好商量商量,按照哲成县长的意见,反思反思。对于这个项目,我也不是没有疑虑。不过拿不准。现在,哲成县长这么一说,我倒清楚些了。哲成县长,我们会把握住的。”

李哲成道:“驻京办,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收集信息,争取项目。虽然听说驻京办可能要撤,但没撤之前,工作不能放松;不仅不能放松,而且还要加紧。”

唐天明说:“是的,是的,我们一定记住哲成县长的话。”

中午,唐天明专程到会务接待室,找出工艺品公司送来的纪念品。4只大箱子,其中一只箱子里装的是纯铜的,另外3只箱子装的都是半铜合金的。两种东西往手上一放,成色明显不同,工艺也看出有高下优劣之分。看着看着,唐天明就想生气。但一想马上就要开会了,再生气也于事无补。冷振武也不是个小气的人,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来呢?按理说天达集团这次给的10万块钱,也算不少了。按照预算,开一个联谊会绰绰有余。唐天明也没交代冷振武要在纪念品分档次。那么,这最大的可能就是冷振武自己做主的,甚至……唐天明没往下想了。他走出接待室,正碰上冷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