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第2/3页)

余乐的目光随着缆车的方向移动,身体也跟着拧动,收回来的时候正好看见就身后的周晓阳。

周晓阳抿着嘴角,脸绷的很紧,嘴里嘀嘀咕咕地念叨着什么,大概不是调整状态,就是在脑袋里过动作,被余乐看见也没反应,完全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

再转过头来,传送带到了头,他们也来到了坡上。他们被要求进入小屋里等待比赛,直到来到小屋的凳子前面,余乐看见孙毅将滑雪板抱在怀里,找个地方一窝就不动了,也是沉在比赛的状态里。

这一个二个的……

余乐失笑。

倒是显得自己不专业了。

第一次和队里这两人排的这么近,余乐也确实是第一次发现他们的赛前也都有自己的习惯。

到底是国家队员,即便国际大赛的经验没有余乐丰富,但国内的比赛不比余乐少,相信这些年也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赛前准备方式。

余乐把目光收回来,不像这两人在座位上安静独处,他脑袋里过动作的部分已经完成,距离上场又有一会儿,比起不停的在用脑袋想,他现在更应该活动逐渐有些僵硬的身体。

将滑雪板找个靠墙的位置放下,余乐找了个空处独自热身。

没过一会儿,出发点裁判的对讲机响起,探身进来:“一二三号选手装备比赛。”

一声响,像是在安静的夜晚放了一支鞭炮,休息屋里瞬间活络了起来。

“加油。”

“加油!”

认识的人相互鼓励,前三名选手抱着自己的滑雪板,一边挥手,一边往门外走去。

然后陆陆续续的,余乐的身边多了不少人。

他们站在窗户边上,探头看着比赛,时不时地聊上一句。

“这一次的赛道好难啊。”

“对啊,竟然会有墙,我好像就在前年的世锦赛见过。”

“X-Games还挺常见的吧。”

“关键没练过,不上墙会不会扣分?”

“扣分是不会扣的,但滑了肯定会加分。”

“算了吧,稳扎稳打滑完全程,我教练让我进前八名就行。”

“那是你能力够啊,像我教练就什么要求都没有,我能进决赛他都挺意外的。”

“哈哈哈,说明你今年能力提高,状态也好啊……”

这两人聊到这里,开始例行的“商业互吹”,余乐本来就没打算听,现在就更不想听,便将目光落在了赛道的“墙”上。

“墙”是这个赛道最另类的道具,通体红色,像个大圆桶一样横在第二街区的正中间,像是一个肌肉夯实的大力士守门员,对每一个迎面滑来的选手咆哮着:“来!来挑战我!飞跃我吧!”

余乐不知道其他人怎么看待这个“墙”,但余乐觉得很新鲜,也很喜欢,他已经研究出了好几个玩法儿。

接下来的比赛,第一轮,他就会用最有趣的方式去挑战这个“墙”。

就在这时,第一名选手出发了,很快就来到了第一个街区。

从正前方的雪台正面上桥,直接滑到尾端,270度正面下桥。

一个简单至极的第一街区结束。

他来到了第二街区。

也就是“墙”所在的街区。

但是这位1号选手相当保守,他的坡上变换方向,选择了避开“墙”,滑上最靠左边的三米短桥,从侧面上桥,依旧270°下桥,然后往跳台区滑去。

对,这次的赛场因为场地的原因,所以只设置了两个街区。

因而这两个街区的满分值分别是15分,只要出现失误,扣的就稀里哗啦,简直触目惊心。

一共十二名进入决赛的选手,其中最后三名选手靠着高于35分的成绩,幸运地进入了决赛。

就比如在余乐身边说“他家教练都意外他能进决赛”的那名选手,就是因为在第一街区摔倒后,又踏踏实实地将接下来的部分都努力滑了一下,因而拿到了高于一些直接放弃比赛的选手的分数,莫名其妙地进入到了决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