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2/6页)

第二个街区一般都会有些特点设计,因为当选手来到这里后,速度已经有了一个提升,已经可以完成更高难度的动作,所以赛道的设计师就会融入一些特色。

在这个赛场的这个街区,除了在赛道左右两边依旧设置有梯形桥和断桥,这两种基础道具外,在最中间的位置,还有一个“炮台桥”。

这座桥的桥面材质与其他道具完全一样,但是和大部分会贴着雪坡倾斜的角度架设的桥不同,“炮台桥”顾名思义就像一个朝着天空的炮台,而且只有支出去的那一截,没有落地支撑的后半截。

选手滑上“炮台桥”,就必须要飞出去。

该说有点像跳台吧。

只是在“炮台桥”上,距离更短,全长只有3米,而且又细又窄,选手无法做出在跳台上惯用的弧形滑小技巧进行助跳。

这是一个吃硬技术的桥。

在过去的21名选手里,只有五名选手选择挑战这个道具,其中水木朝生表现的最好,他在这个道具上完成了540°一周半的转体动作,单手抓板尾,反向落地成功,拿到了9.8的分数。

盖伦拿到9.5分,同样的540°一周半转体,盖伦抓的是板头三分之一位,论难度确实略输给了水木朝生。

同样选择这个道具,但只做了一周360°转体,并且只是单手安全抓板的比利,在这个道具上就只拿到了8.2的分数。

此刻,眼看着余乐朝着“炮台桥”滑去,还没等他做动作,包括刑世杰的裁判在内,都对他接下来的分数有了一个预判。

成功的情况下,8.0~8.5分。

以比利的表现,以及余乐在过去几场比赛,还有他的排名等等作为参照物,余乐在这个道具上的难度最多和比利一样。但考虑到他的基本水准,能够完成这个程度的技巧,也是一种突破,他们会考虑多给一部分的鼓励分,最终结果或许还会比比利高上那么一点点。

所以,现在就看成功率了。

余乐正滑来到“炮台桥”前,上桥的时候没有做任何的技巧,这也不是扣分项,就连水木朝生这样的选手都不会做动作。

不好做,也必须集中注意力在下桥的技巧上。

身体骤然倾斜。

余乐也是见过了不少的赛场,这种骤然上翘的道具却是第一次遇见,但余乐好像对任何的道具都缺少恐惧感,他反而非常喜欢这样的特色道具出现,然后兴致勃勃的去挑战,寻找最适合这个道具的,自己能够完成的最好的动作。

这一次,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当身体骤然倾斜,向上滑去,三米的距离转瞬就到了尽头。

前面无路。

余乐在距离跌落不足30公分的位置上,猛地起跳。

哦!

这是一个左侧的翻腾动作!!

向左翻腾一周,同时单手抓在滑雪板正中间的位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的就在空中完成了一个翻腾。

余乐在翻腾上的能力太强了!

是跳水的职业生涯留给他的宝贵财富。

而他可怕的爆发力更是让他早早的,还在上升阶段就完成了这个动作。

然后手从滑雪板上松开,将身体展开的同时,不但在快速地寻找重心点,身体还拧转90°。

反方向落地。

身体往前晃了一瞬,弧度很小。

稳住了!!!

没有丢掉速度,继续往下滑!

他再度完美地完成了这个街区的挑战!!

刑世杰都想给余乐鼓掌了!!

这个技巧是今天第一次出现!!

让人意外又惊喜,而且有相当的难度,绝对超出了余乐给所有裁判留下的印象,拔高了他的整体水平!

漂亮!

不愧是我们跳水队出来的翻腾小王子,对于其他滑雪运动员避之不及的翻腾动作,他总是可以轻松做出来,而且完成的非常棒!!

这个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