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三章合一(第2/8页)

这年头,摆摊那是不务正业的人干的事,谁愿意遭人家笑话?

刘三的脸就皱起来了,等着下了班,恰好碰见他小姨子来他家那东西,就问了一句“你是办公室的,你们当时转产,怎么发的消息?”

小姨子张敏是香河汽配厂的,转产的四家厂子之一,也是南河省的省属企业,一个行业,一听就说“什么消息?”

刘三就把机械厅将陆华叫过去,陆华回来脸色难看的事儿说了,还添油加醋“我们都担心,这是不是要倒闭了,我们厂今年交易会就二十万的成交额,还全是亏本的,就挣点出口补贴,这是不是厅里生气了?”

张敏一听却不太相信“不该,我们厂为什么先转产,就是连交易会都去不了,厂长天天着急上火的,但最终的结果就是转产,你们比我们强,怎么可能倒闭。”

不够她人心细,而且这是大事,饭也没吃,扭头骑着自行车就回了厂里,见了厂长林志佳就把这事儿说了“厂长,你说南河省转产会转什么?别又是海州柴油机厂的组装厂!”

这事儿还得从头说。

四家汽车厂都发不出工资来了,机械厅也不能让人饿着,但是转产别的改动太大,还要投钱,正好海州柴油机厂最近效益好,就将t185拖拉机的组装给挪出来,平均分给了这四家厂子。

说真的,海州柴油机厂的t185经过何熙改造过后,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卖的是不错。

但是一家企业后面拖四家,要不是零配件厂挣钱,也过不下去了。

就这样,他们这四家转产厂子只能说混个温饱,如果南河省汽配厂再加进来,那就又差一点,要不张敏着急呢。

林志佳这一个月愁的嘴上全是火泡,主要是交易会他们不够格,连赚外汇的机会都没有,现在组装拖拉机就够当月吃喝,别忘了,他们当时生产五星牌小汽车,积压的库存就有上千万,还有一百辆卖不出去的小轿车,欠一屁股债。

他一天恨不得跑八遍机械厅,就是为了要政策。同时,他还盯着一件事,就是晴天机械的何熙。

何熙放了这么大的卫星,机械厅拿着她当宝贝,肯定对晴天机械各方面条件都予以满足。

林志佳从何熙弄来发动机生产线开始,就接触过何熙——南河省六家汽车厂都想生产小排量汽车,第一见面的时候,他们是一起去的。

何熙那会儿直接拒绝了,说盲目上马肯定死的更快,让他们专攻一项。

最重要的是,何熙在说后者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我肯定是要做整车的,你们离得近,运费就有优势,如果质量达标的话,我就能签你们的产品,不愁销路。”

后来陆华和鲁田硕都觉得何熙这是在吹牛、推卸,上赶着去找她,还跟着徐成副厅长去了一趟。

而他却没乱动,反而是去认识何熙的人那里打听了一下何熙,在张千山口里,何熙是难得技术人才,但更重要的是,她非常有经营头脑,是一名不可多得的管理型人才。

在徐海信口里,何熙则是有大局观,没有个人私利,一心一意为了内燃机行业发展努力。

张千山公道,徐海信义气,这两人能这么评价何熙,可见她这人是有本事也有大局观,林志佳不想闹僵了关系,就一直等机会。

他认为,有三十万台的订单打底,现在就是何熙提出制造整车要求的最好时机!

要知道,合资车厂都在建设中了,如果何熙想要分一杯羹,肯定要比合资车厂快才行。

林志佳只觉得机会就在眼前,他没有过高的能力,但如果能搭上这样一名天才式人物的大船,那么他们香河汽配厂的命运,也会发生扭转。

就是想着这点,天天跑机械厅,为的就是如果何熙提要求了,让领导想着他们点,给个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