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三章合一(第4/8页)

孟爱华是真不愿意答应,但也知道没办法,只能点头。不过她还是问:“真的没有别的路吗?”

林侯胜也摇头:“很难,过去是全世界针对我们国家,现在是全世界汽车行业针对我们,你想想,咱们国家哪一步容易,就知道咱们要破冰,也难得很。”

不过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日子是真不好过。原先晴天机械一路发展是上扬线,激流勇进,时时刻刻都是好消息。但随后的两个月,几乎没有什么消息。

啤酒国那边倒是答应了一批铣床,但对何熙第二批提出的加工中心,就没有什么回复了,问就是没合适的。

何熙倒是走访了部委提供名单的工厂,心里也有了合作的对象,甚至跟齿轮厂一样,对于设备的改造升级计划也都加班加点的做了出来,但却无法推进。

整个进口二手设备公司,从一开始的熙熙攘攘变成了门可罗雀,本来何熙是想大家高高兴兴看门口银杏树叶黄,多美好啊。

结果十一月最美丽的日子,他们的心情正不好,偏偏京城还连下了三天大雨,一树金黄变成了满地金黄,被张大爷他们扫走了。

用孟爱华的话说:“仿佛扫走了我对人生的热情。”

因为这天一上班,胡悦之和周海霞、许书影三个人一起对孟爱华提出了辞职。

孟爱华其实是想挽留的,大学毕业来了的确是可贵,但是他们上手培训也是艰难——这是带着出国真金白银教出来的,这时候走了,到时候真忙起来,熟手不够,再培养可难了。

孟爱华小心地问:“我们工资都是按月发的,也没有拖欠,要不再等等,说不定还有转机?”

胡悦之是待得最久的,他是何熙从佟岁民那里要来的第一批实习学生,跟大家都熟悉,他开的口:“这不是钱的问题,是我们的人生规划问题。虽然你们理想很伟大,但现实情况是,整车已经不可能了。”

“尤其是84年之前推出来能与合资车抗衡的整车,完全没有任何希望。我们不是为了钱留在这里的,是想要做成这件事才留下的,否则我们当时毕业,都有更好的出路。”

“现在这个项目不可能成功,我觉得大家就没必要耗费在上面。几台铣床没有什么作用。我其实挺想劝何总的,继续做发动机吧,但她显然并不愿意放弃,那只能祝福与尊重。但我们就不陪着了。”

孟爱华就叹口气,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肯定不能再留人家了,“好,我这就给你们办理离职手续。”

何熙有交代,孟爱华还是办理的痛痛快快,尤其是给他们工资和奖金的时候,胡悦之他们还挺惊讶的。

足足好几千块钱,放在手里沉甸甸的。

胡悦之有点结巴:“这是……”

“这是何总专门交代过的,奖金工资都按着足月发,你们点一点,对了给我签个字。”

胡悦之倒是有些不要意思了,“谢谢何总了。”

这不过是内部的几个人,其实在外部也有不少压力。

起码他们就在部委旁边,天天跟部委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其他人都好,知道他们艰难,但也没说什么,谁不知道夏国工业被技术封锁这么多年,吃了多少苦,感同身受。

但也有人得意了,就是那个传播何熙八卦,让她送回去的杜大海。

胡悦之他们一离职,杜大海就来了,跑到他们办公室敲了敲门就转悠,林侯胜一见他就说:“大海你怎么来了?有事?”

结果杜大海笑着说:“有事。最近你们隔壁杂志办得好,销售量大增,准备扩大一下编辑部,我现在不是后勤呢,归我负责,我听说你们这里都走了好几个人了,这办公室闲下来了吧。也用不了两间,让出一间吧。”

孟爱华哪里愿意,林侯胜连忙拦着她,笑着说:“我们房间是张部长批的,你有张部长的批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