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2/7页)

何熙就应了,又问了两声他的腿,知道没事才挂了电话。

随后何熙又打了几个电话,这才忙完了,洗漱了一番,直接让伍永城送她去了展销会。

也正是巧合,何熙进门,正好大工的宣传队伍有一队迎面过来,何熙就瞧见他们举的牌子上面写着一句话:“长城源自大工”,而他们的录放机里此时也正在念着广告词:“奔腾汽车,与长城同血缘。”

这真是欺负人到家了。

而且,何熙往前走,就瞧见了自己家的展台,这会儿的确人不少,但氛围和昨天却不一样,昨天大家围着是看车,听讲解,是要买车的流程,今天大家对车的关注倒是不多,何熙走进就听见为首一个老大爷正在问:“你们这是不是国产的,你们不能说是国产的,结果是樱花国的技术?你这不是坑人吗?”

老大爷显然气坏了,胸口都起伏的厉害。

不过晴天的工作人员都是经过培训的,这会儿非但没争论,还有人立刻搬了椅子倒了水过来,孟爱华就说:“你慢慢说,我慢慢答,别激动。”

这态度显然赢得了好感,本来不少人也是一脸义愤填膺,生怕被骗了,但是瞧见孟爱华这副不吭不卑不着急的样子,他们仿佛也被影响了,真的火气少了很多。

老大爷喝了口热水,口气也好多了,“我不是找事,我是真为长城自豪。我是一名海城汽车厂的退休工人,干了一辈子的装配,我们国家的汽车什么水平我能不知道吗?就是因为知道我们不行,瞧见长城这么厉害的时候,我太自豪了,我跟所有人都说,你瞧瞧人家晴天机械,多少国营工厂都做不到的事儿,可是,人家做到了。”

他说着,居然还把自己的工作证给拍桌子上了,就怕别人说他是找事儿的。

“全国产,有自己的技术,还比合资车的都安全,那真是夏国汽车里的长城!谁知道呢,怎么就突然是跟樱花国的车同源了,不是国产吗?你得跟我们说清楚,这事儿不能骗我们!”

何熙就明白,怪不得老爷子这么着急,因为他就身处这个行业,曾经为之奋斗也为之担忧焦虑,在低谷之后发现长城从而为之自豪,这样大落大起的情绪之下,怎么可能不激动?

好在孟爱华早有准备,“大爷,我这么跟您说,你既然是这个行业的,就是懂行的,我这么跟您说吧。”她直接拿出了一份报纸来,显然海城记者站那边刚送过来的,递给了大爷,“您看看这是1980年的报纸。”

“那会儿我们晴天机械的老总何熙用一份转子发动机专利,换取了大工一条已经要淘汰的发动机生产线,这是夏国日报进行的报道,是我们去拆发动机时照的相。”

“我们从未隐瞒过,我们最开始的发动机生产线是来自于大工,但这不等于我们的技术是大工给的。我们需要的是一条可以进行改造的生产线,毕竟虽然我们有较为先进的设计理念,但是我们当时的整体设备情况是怎么样的,您是知道的。”

“您说说,就算有了自己的发明创造,我们的设备做得出来吗?”

这话一问,何熙也得给孟爱华点个赞,她这两年真的是进步太多了,这个问题正好问到了要害。

围观的人有的是懂行的,有的是不懂的,只是想买车,这会儿都看向了老大爷,毕竟他就是这个行业的老装配工。

大爷一听这话,深深叹了口气:“做不出来。咱们国旗牌轿车,不就设计的很好吗?它可是V8发动机,放在现在也不落后,但是我们的设备太差了,我们造出来的国旗,油耗大故障多,压根不能量产。”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有点明白过来。

更何况,孟爱华接着把这事儿说透了:“是啊,大爷,您也知道,好东西得有相应的设备。何熙既然能够有一项可以换来一条发动机生产线的专利,那足够说明她的技术强大。但我们没有第一条生产线,如何去实现呢。只能先换一条过来,然后改造,这是不得已为之,这不代表着我们就跟大工是同源同血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