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3/7页)

除了皇帝的玉佩会在皇帝驾崩后随葬皇陵,其他皇子的玉佩皆可作为传家宝传下去,有时候这会比族谱更能证明身份。

“不过,”成晟旻又道:“玉佩的颜色并非都是碧绿色,先帝曾规定过玉佩的颜色,随着皇位一代代传下去,玉佩的颜色也会有变化,我记得顺序应该是白绿红紫蓝黄。”

白?

霍谨博心里猛地一跳,莫非原主会是某位王爷的私生子?

霍谨博压抑着波涛汹涌的情绪,故作平静道:“原来如此……对了,先帝有几个儿子来着?”

霍谨博没有记忆,对卫国的了解多是通过京报,但不论哪个书肆都没有永康元年之前的京报,这就很奇怪。

“先帝的子嗣并不多,一共有五个,除了当今皇上外,也就还有最小的儿子顺王还在人世。”

霍谨博皱眉,这么说来玉佩的主人已经死了,那这个玉佩的价值可就大大降低,皇室都不一定愿意认可一个私生子。

霍谨博端起茶盏抿了一口,随口道:“大皇子之前那么自信自己能成为储君,就是因为皇上吧。”

成晟旻疑惑地看他:“什么意思?”

霍谨博皱眉:“皇上能登基,不是因为他是先帝长子吗?”

何云泰知霍谨博忘记了很多事,纠正道:“谨博,皇上是先帝的次子,并非长子。”

次子???!!!!

霍谨博傻了。

原主的身世这么厉害的吗?

竟然是永康帝的私生子?

他现在拿着玉佩去认亲是不是可以混个皇子当当?

成晟旻摸着下巴道:“我记得先帝的长子似乎是因病逝世,皇上这才得以登基。”

永康帝弑兄夺位是三十年前的事,成晟旻并不知道当年的真相,成运昶也不会告诉他。

见霍谨博神色有异,何云泰问道:“谨博怎么了?”

霍谨博摇摇头,道:“今日看了一日公文,有些累了。”

几人已经吃得差不多,听到霍谨博这话,成晟旻道:“那你先回去休息吧。”

霍谨博没有推辞,只是道:“明日还要上值,你们两个别喝太多。”

说罢,便起身离开醉仙居。

刚回到府里,霍谨博便道:“侯亮,友山,你们立刻把永康十一年到十三年的京报找出来。”

原主出生在永康十三年,何叔曾说过霍父是江南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原主的母亲也是江南人。

如果原主真是永康帝私生子,永康帝在永康十三年之前必定去过江南。

按照永康帝对女子的三分钟热度,永康帝认识原主母亲的时间很可能就在永康十一年到十三年之间。

霍谨博现在心脏砰砰跳,穿到这个世界半年多,他第一次这么紧张。

很快,符合要求的京报被找出来,霍谨博没用多长时间便查到,永康帝曾在永康十二年巡幸江南,并在江南待了一个月。

如此一来,原主确实是永康帝的儿子。

等等!

霍谨博目光一凝,他发现有点不对劲。

永康帝是在永康十二年七月到的江南,八月返京,而原主出生在永康十三年十月。

霍谨博脑中出现一堆问号,这不符合十月怀胎的规律啊。

莫非原主和永康帝其实没有关系?

所以霍父不曾带着原主去认亲?

霍谨博眉头紧锁,继续往下翻看京报。

很快就翻到永康十三年十月的京报。

上面记载:十月初五,庄嫔诞下十一皇子,随后难产而亡,十一皇子亦不幸夭折,帝大悲,追封庄嫔为孝让皇后。

霍谨博愣愣地看着十月初五这四个字出神,沉默许久,他才打开书案的抽屉,取出原主的卖身契。

最上面的一行字便是【霍谨博,生于永康十三年十月初五】。

这会是巧合吗?

也许是。

那如果庄嫔恰好是江南人,又恰好姓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