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第2/4页)

令金曹提前备起办学资金,功曹抉择搜罗相关人才为师者,户曹实地考察选择合适的房舍作为学馆,同时,招生之事也要提上日程。

虽然想法很美好,但真要实施起来,建学校可比建纺织厂麻烦太多了。

别的暂且不论,教学授课,起码书籍、纸笔总要供应上吧!

然而如今的世道,这一类东西往往是最贵的。

纸还好说,被迫内卷的玩家中早有人开了自己的纸坊,采用后世的知识,造出来的纸不仅质量好、种类多,成本还低。

只是因为产量不高,再加上密阳目前还比较闭塞,所以没什么名气。

姜舒决定趁着那名玩家还没发展起来,先给他的纸坊加笔投资,扩大其规模,如此官府用纸也可低价从中进购。

再有就是笔墨,这东西有贵有贱,贫寒者咬咬牙买个鸡毛笔也不是不可以使用。

不过使用笔墨书写,到底没有那么快速方便,而且还废纸。

姜舒想到了铅笔。

固然看似构造简单的铅笔,放在现在也不是什么容易制造的东西,但比起钢笔来,至少铅笔所需要的原材料便宜,石墨、黏土和木头都较容易获得,可以让人尝试着去做做看。

而除了笔墨纸砚,办学最大的难题还是书籍。

教材的编写他倒是不怎么担心,文史学馆的书籍自有典范可习,技校的书籍也可挑选专业人士编纂,实在不行,让玩家引用一些现代课本知识也未尝不可。

关键问题就在于书籍太少,总不能让上课的学生连课本都没有吧?

因此,姜舒不得不考虑起了印刷术。

要办学校,势必要大量印制教材,等以后学校办大了,说不定还要印参考书和试卷,那么使用雕版印刷就不太合算,还是得使用活字印刷。

这件事他倒不必借玩家之手去达成,好歹他前世他也出版过几部小说,相关知识也算有点了解,只需安排手下工匠去做即可。

只是,若要使用活字印刷,光是刻木活字便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极其耗费时间人力。

可这事又不能不做……

姜舒书写着计划,想到此处不由重重叹气,还是缺人啊!

·

因为要办学校,姜舒一下子又多出了许多工作,难得吃完晚饭也没有回后宅,而是独自留在官署加班。

工作一投入起来,他就渐渐忘了时辰。

子明见时辰不早,几次催他早些回去休息,姜舒嘴上应着,却没往心里去。

直到将一摞文书处理完,姜舒看了眼外面天色,才发觉天居然已经这么暗了。

随即便合起文书,起身伸了个懒腰,往后宅走去。

行走于长廊上时,又闻一阵琴声传来,深沉旷远,蓦然间闯入心扉。

和谢愔住久了,姜舒也知道他时常会在睡前弹会儿琴。

往常他都当安眠曲来听,今日却不知是自己工作得太晚的缘故,还是因为对方这曲子太过缓慢悠长,听着琴声,他忽然有些怅惘,思绪延绵,还有些想家。

走到廊道岔口停留一阵,姜舒自然地迈开脚步朝着隔壁院落走去。

穿过蜿蜒的石板小径,少时,来到了檐廊外。

同上次一样,几道房门皆敞开着,昏暗烛火摇曳,谢愔就坐在堂中抚琴。

姜舒没有靠近,驻足于廊外,静静倾听。

夜风清寒,月凉如水。

谢愔抬眼看去,便见青年站在净白的光辉之中,身上散发着淡淡的孤寂。

隔着一个廊道,视线相对片刻,随即他收回了目光。

安静地享受完这首曲子,姜舒露出浅浅笑意,走上檐廊进入屋内道:“每每听谢兄弹琴,便觉心平气和,忧愁尽散了。”

谢愔掠过他身上所穿的官袍,问:“殊弟刚从官署过来?”

“是啊,公务繁忙。”

“若有难以解决之事,可以来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