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第2/3页)

秦朗露出笑意:“承蒙大家关照了。”

“不必客气,你这成绩是你该得的,不过倒是没想到,这拿第一的竟是那卫熹。”

“卫熹兄虽不爱与人打交道,私下里却很用功,我时常见他天未亮便起来舞剑,天黑了还在校场上跑步。”

“照你所说,这卫熹还也真够猛的,平时闷声不响的,喊他射箭比武切磋,理都不理,结果一到毕业考就发威了,一个个全被他干趴下。”

旁边人听到他们在讨论榜首,便插话进来道:“姓卫这小子可不得了,就你们几个打来打去的时候,人家都在屋里学习呢,文算兵法几科他哪门考得不好,不努力如何拿第一?”

“听闻明日使君会召见上榜的毕业学子,这回可要叫这小子出回风头了。”

“也是到他该出风头的时候了,我第一次看到他在食堂,好家伙,一口气吃下了五碗饭,那时我便知此人定是有这么一天的……”

·

今年毕业的郡学学子较多,全部涌入一堂未免太过拥挤,因此姜舒选择了分批召见。

先是庠序上榜的八十五名学子,尔后是技校三院的前十名,最后是武学的全体学子。

前二者的毕业致辞都是在官署中进行,而武学的学生们,则是姜舒亲自去到军营会见的,正好可以趁此机会看看兵士们的操练。

目前郇州兵总数在八千人左右,这些兵除了要换防边境部署,保护郇州安危,一些州郡县城间的巡逻、押运粮草等工作都是由他们负责,所以真正留在密阳大营内训练的只有三千余名兵士。

到校场时,兵士们正在武官的指挥下练习槍阵,姜舒仅站在远处观看了一阵,未作打扰,待到了休息之时,方召集所有参与武学毕业考试的武吏们到营房中会见。

听说使君召见,在军营内的武吏们不管有事没事都来到了房中,还有几个分明没参加毕业考试的,也跟了进来,排在后排凑热闹。

武学的规矩是凡什长及以上军职者,皆可入学,因此参加毕业考试的武吏也多得很,六七十个强壮的军汉排成队昂首挺胸地站在营房内,将屋子挤得满满当当的,瞧着颇为些气势逼人。

姜舒面不改色地坐在案几前,手中拿着一卷文书,抬眼扫过众人,继而嗓音清朗地开口:“卫熹可在?”

话落,第二排一人便走上前来,单膝跪地行礼:“仆在此。”

姜舒打量了对方几眼,此人身材高大精瘦,容貌年轻端正,五官轮廓如刀刻般棱角分明,眼睛尤其炯炯有神,给人以一种似曾相识的可靠之感。

这种扎实稳重的武将气质,实在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步惊云。

出于这个缘故,姜舒对其印象甚佳,想了想问:“吾听闻你在武学之中甚为发奋努力,常苦读兵法至深夜,你可是心中怀有何抱负或是仇恨?”

卫熹神情肃然答:“回使君,仆对匈奴之杀父仇恨,使君与步将军已替仆报之,而今属下只想勤练武艺、杀敌立功,盼望有朝一日可成为如步将军那般战无不胜、用兵如神之大将,为使君效命!”

“很好。”姜舒就喜欢这般刻苦且心怀抱负之人,他拿起文卷道:“此次武学毕业考核中,你夺得魁首,非但精于骑射武术,文算兵法同样优异,可担当大任,现任命你为军府长史,掌参谋、文书,兼领兵作战,你可能胜任?”

卫熹愕然抬头。

长史乃军府僚佐中职位最高者,可以说是幕僚之长,长官身边最亲近之人。

这样的任命,于他一底层出身之人而言,无异于一步登天。

他不可置信地睁大双眼,直愣愣地凝望着前方清雅而不失威凛的青年。

当感受到那双温和眼睛中透露出的赞赏之意,不由得胸中澎湃。

卫熹抿了抿唇,声音铿锵有力地抱拳受命道:“仆领职,谢使君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