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6章 釜底抽薪(第2/4页)

华夏这张牌,他已经打出去了。

至于俄罗斯这张牌,不太好打。

虽然俄罗斯在芬兰拥有一点的影响力,但俄罗斯现在自己还自顾不暇,哪能在这些事情上帮上他的忙。

那么显然,从诺基亚的内部来想办法,就是一个很不错的主意,甚至也是唯一的主意。

只要诺基亚站在传统产业那边的董事和股东们心动了,那他就有了逼迫奥利拉就范的筹码。

毕竟那时候,如果奥利拉不愿意将诺基亚的手机生产技术授权给他,那就要面临整个电信业务被他连锅端走的可能。

他相信这两个,究竟孰轻孰重,哪个对自己,对诺基亚更为重要,奥利拉还是可以掂量清楚的。

至于说,奥利拉不肯就范,宁愿跟他玉石俱焚,哪怕他把诺基亚的电信业务给收购了,也不会同意将诺基亚的手机生产技术授权给他。

这种可能性应该是极其小的。

但即便有,那也无所谓,他就全当把诺基亚这个前世智能机时代前的手机霸主,给收入囊中就是了。

诺基亚在巅峰时占据全世界上手机份额的30%左右,年出货量高达两三亿台,市值高达1150亿美元,是当时微软的一半,比整个三星集团还要高出三四百亿美元。

而现在诺基亚的市值不过七八十亿美元,仅仅手机业务的话,恐怕连三十亿美元都不值。

用不到三十亿美元去换取这么一个现金奶牛,手机领域的巨无霸,怎么想都是他赚。

只是他自己清楚,奥利拉不可能会允许他这样做的,一定会拼尽全力阻止。

另外,他一个华夏人去掌控一家芬兰公司,用脚指头想都会知道,会运转不畅。

摩托罗拉,爱立信这些也一定会想办法给他使绊子的。

再者,诺基亚对于他来说,不过是名头好听一点,一旦擎天获得它的手机生产技术授权,诺基亚对于他而言,就几乎是一个空壳子,顶多就是还有些设计人员,能有些价值。

但这样的科研设计人员,华夏也有,并且比芬兰还好,还便宜。

然后再想想,当年大家对诺基亚科技的嘲笑,“科技以换壳为本”,一大堆的俄罗斯套娃。

方辰将自己那颗贪婪的心稍微压制了一下,觉得只要能将诺基亚的手机生产技术收入囊中就可以了。

另外,不得不说现在是个好时候。

诺基亚虽然已经推出了自己的一代手机,并且让戈尔巴乔夫为其做代言,但真正把诺基亚推向神坛的第二代手机,诺基亚2110还没有推出,尚在实验室中。

当时,诺基亚在熬过漫长的寒冬之后,终于再次享受到了什么叫做时来天地皆同力。

那一年,诺基亚2110的实际销量高达两千万部,这成为了诺基亚历史上第一个手机纪录。

诺基亚2110不但占领了芬兰国内市场,而且还如潮水般的登上了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挤进了保守的欧洲主要市场,甚至连华夏,都有不少先富起来的人为诺基亚2110疯狂。

正是因为诺基亚2110的出色表现,使得自1988年危机以来笼罩在诺基亚人头上的阴沉一扫而光。

更使得奥利拉在诺基亚中的声望和权威飞速攀升。

这一切,让奥利拉更加坚定诺基亚攀登移动通信巅峰的脚步。

同年,携诺基亚2110大胜的庞大声势,奥利拉在诺基亚于香江举行的董事会上,成功说服了众董事同意将诺基亚的所有传统产业卖掉,以便集中资源和精力专攻通信。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诺基亚持续从现金流积累资本,不断加强手机研制和扩大生产规模,最终成就了一代手机帝国。

在诺基亚巅峰的时候,全球每卖出去三部手机,就有一部手机是诺基亚的。

不过怎么说呢,他的方法应该是不错的,但归根结底能不能成,还是要看别列佐夫斯基执行的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