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7章 华夏芯片的梦幻组合(第3/4页)

甚至此时,他突然想起来,他的一位很年轻的学生,去年突然给他打电话,说自己要参加一个跟芯片有关的国家项目,大概两年内,都无法联系。

他当时还专门打听了一下,究竟是什么项目,但却没打听出来。

现在来看,恐怕就是被选拔过去到德州仪器的新加坡工厂了。

“其实剩下就没做什么了,我现在就是打算如何将华晶厂给收购过来,作为擎天芯片的底子,我相信您能看得出来,华晶厂承接的‘908工程’是做不成的,甚至整个厂子都要搭进去。”方辰说道。

沉默了一阵,倪广南苦笑道:“作为‘908工程’项目组的专家,我对于华晶厂和‘908工程’的确是了解的……”

说到这,倪广南叹了一口气,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道:“我能理解对于‘908工程’这么重大的项目严格审批,防止国有资产被浪费掉,但‘908工程’实在是耽搁的太久太久了。”

华晶厂可以说是华夏芯片生产的旗杆,其所在地金匮市,更是被誉为“华夏硅湖”。

华晶厂原是一家以生产二极管的地方国营小厂,后经几次划转、合并,承担起新型半导体工艺设备的研究和生产任务,隶属于四机部。

八十年代初期,华晶厂与东芝公司合作,是华夏第一次从国外引进集成电路技术。

短短起几年时间,华晶厂的芯片产量达到3000万块,华晶厂一跃成为当时华夏产能最大、工序最全、首家具有现代工业大生产特点的集成电路生产厂。

1986年,四机部提出“七五”期间我国集成电路技术的“531”发展战略,即普及推广以华晶厂为基点的5微米技术,同时开发3微米技术,攻关1微米技术。

一时间,全国各地芯片产业链的相关企业都派出考察团奔赴金匮市。

从此,华晶厂也被誉为是华夏芯片产业的“黄埔军校”,从华晶厂走出去,在其他芯片公司担任过主要领导、骨干的人数,据统计不下500人。

那么,被寄予无限期望,指望着能拉近华夏与世界集成电路制造水平差距的“908工程”,自然而然就落到了华晶厂头上。

但是从1990年到现在,足足四年过去了,“908工程”才正式立项,通过审批,开始建设。

他预计,等到三年后,新厂建成投产时,华晶的技术水平将大大落后于国际主流技术达4-5代。

就这样的水平,怎么可能盈利,毕竟现在跟欧美差三代,生产出来的芯片就没人要了。

可以说“908工程”此时此刻,就已经可以宣告失败了,非但没有拉近跟欧美国家的差距,反而还扩大了。

说真的,依照他的意思,直接停止“908工程”算了,把剩余的经费节约下来,给“909工程”,但这意味着已经投入的钱,彻底就要打水漂,这样的责任没人能承担的起,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

这也是为什么,从今年开始,他就跟一些计算机专业的专家学者教授,呼吁启动“909工程”,并且针对“908工程”所出现的问题,加以改变的原因。

就是希望“908工程”的惨剧,不再出现。

可如果,擎天能够将华晶厂给收购了,这既避免了之前华夏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被浪费掉,更能节约不少擎天的投入。

毕竟想要从无到有的拉起一个不错的芯片厂,还是挺难的。

而且华晶厂现在虽然面临一些挫折,一直停滞不前,但却依旧是华夏实力最强的芯片厂。

收购这样一家企业,或许经济上并不太划算,但从技术和底蕴上来看,却绝对是值得的。

再者说了,擎天难道还亏不起钱吗?

看方辰这幅财大气粗的模样,恐怕没人能够认为。

一时间,倪广南承认自己真的有些心动了,甚至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加入擎天芯片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