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5章 张如京来了(第2/3页)

“没有就好,不说我可以担保,他们会为这个决定后悔的。”方辰笑着说道。

在前世,张如京本来是在湾湾创业,一举将所创立的世大公司,带领导世界前三的地步,结果却被台积电逼迫的干不下去。

正好那时候,有人邀请张如京来申城办厂,张如京欣然而来,可台积电还是不放过张如京,买通一些湾湾过来的中芯国际员工来陷害张如京,说中芯国际偷台积电的技术。

在美国打官司输了之后,张如京为了让中芯国际继续运营下去,只得答应向台积电支付了1.75亿美元专利费,并且让台积电入股中芯国际,掌握10%的股份。

可是,台积电依旧不放过张如京,在第一次诉讼的三年后,又再次对张如京提出了诉讼。

最终张如京被判离离开中芯国际,且三年以内不得从事半导体行业。

而显然在这一世,在方辰带领和看护下,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再加上,张如京到华夏办厂的时间,也比前世提前了将近十年,这也就意味着,张如京能为华夏的芯片事业至少再奋斗三十年。

说真的,方辰自己都不知道,这位用十年时间,以一己之力将华夏芯片制造水平带领到世界前列,就被称之为华夏半导体之父的张如京。

如果有三十年的时间,安安稳稳的扑在华夏芯片上,并且再加上他的支持,华夏芯片会成长到如何一个地步。

“我也这么认为。”张如京认真的点了点头。

方辰这一段时间所做的事情,已经跟他简单的通报了一下,他不得不说,方辰准备的实在是太齐全了。

他本来还准备打算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的把擎天芯片给拉扯起来,可现在一看,方辰快什么都给他准备好了。

说完这话,他和方辰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发出爽朗的笑声。

这笑声中,有对华夏半导体发展未来的无限信心。

载着方辰和张如京的车,来到了洛州单晶硅厂。

硅是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基础,可以说没有硅,就没有现在的半导体产业,更别说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未来的物联网了。

所以说,想要生产芯片,健全整个半导体产业,打通所有产业链,掌握所有的关键技术,那必须要从硅开始着手,解决硅原料的问题。

其实华夏对硅的研究很早,1957年就开始研究硅,并于两年后就研制出了高纯度硅元素,以此来作为原料研究与发展化合物半导体材料。

目前能提供的半导体材料有硅晶片、砷化镓、磷化铟、锑化镓、锑化铟等晶体材料和一些化合物与固溶液的外延片,其中有一部分在最近几年已经开始出口。

至于说,为什么方辰会来到洛州单晶硅厂,这倒并不是说方辰偏袒洛州,偏向洛州的企业。

实在是因为洛州作为重工业城市,底蕴太过于深厚。

一五时期,苏维埃援助的152个重大工业项目,洛州占了六个,在当时全国重点建设的八大重工业城市中数量排第二,华夏第一个拖拉机厂就坐落在洛州。

然而方辰现在所来到的洛州单晶硅厂,则是华夏最早成立的国有大型硅材料生产企业,成立于六十年代。

并且也是现在华夏仅有四家,能生产多晶硅的企业之一,产量仅排在申城菱光实业公司之下。

至于说单晶硅方面,虽说能生产的企业多一些,但像洛州单晶硅厂这样,拥有直拉、区熔、切片、磨片、抛光,并且区熔直径大于3英寸,直拉直径大于5英寸,在全华夏,只有峨嵋半导体材料厂能与之媲美。

说个不好听的,就连华晶厂,以本身硅原料生产水平来说,在洛州单晶硅厂,就是一个弟弟。

甚至美国美沃公司跟华夏四佳公司合资成立的麦斯克电子材料公司,还租赁了洛州单晶硅厂的主要生产车间,经过改造后,其生产的4英寸和5英寸单晶片,已经达到国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