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1章 雀山俱乐部(第2/4页)

后来,弗拉基米尔同志上台之后,自然不会让他好过,在多方力量的打击下,古辛斯基逃到了以色列,并一直定居于此。

至于说,跟古辛斯基站在一起的,其他俄罗斯青年大亨们,也是此时此刻俄罗斯最重要的商业金融巨头们。

虽然从某种角度来说,三四十岁的年龄并算不得什么年轻,但如果跟他们现在所积累的财富相比,恐怕任谁都要夸一句,年少有为。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道理,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通用的。

从做到右,以此排列的是霍尔多尔科夫斯基,三十二岁,石油和银行业寡头,尤科斯石油公司总裁。

国际商业银行总裁维诺格拉多夫、首都储蓄银行总裁斯摩棱斯基、阿尔法银行总裁弗里德曼、梅纳捷普银行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俄罗斯信贷商业银行总裁马尔金。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在俄罗斯呼风唤雨的大人物,商业巨子,前世赫赫有名的俄罗斯七大寡头。

而他们之所以会聚集在这里,以及古辛斯基说出,方辰作为这里的主人居然却是第一次来这里的话,则还要从这个雀山俱乐部开始说起。

这个雀山俱乐部,是在卢日科夫的建议下,由方辰出资,成立的一家,跟这些大亨们达成利益协议,相互交流的俱乐部。

这些大亨们可以在这里,自由的谈论、争论,实现共同利益,他们承诺彼此之间不能相互攻击,不会针对彼此向法律执行官行贿,也不会通过报纸、电视台彼此攻击。

在此之前,这些大亨们不管是为了自保也好,还是为了搞掉对方也罢,几乎所有人都建立了自己的私人公司和情报公司,并且雇佣了克格勃的精锐们执行这项任务。

这些高收入,装备比其在克格勃时期还要齐全的精锐们,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搜集阴私和污点材料,来对付对手和政府机构。

在那个时期,这些黑料很容易从尚且存在的官方安全机构购买,包括过去属于克格勃的一部分材料和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

甚至如果找不到足够有力的黑料,他们还可以自己加工,伪造黑料,反正同样有效。

而且发布也不会太困难,要爆对方的黑料,这些金融大亨们不需要报纸、电视台或广播电台,只需要支付那些穷困记者几百美元就足够了。

但随着雀山俱乐部的建立之后,这些行为毫无疑问已经被杜绝了。

并且他们还签的有协议,大家一直同意,彼此之间不准许敲诈勒索。

或许这个俱乐部的建立有些理想化,甚至幼稚,但却得到了大家一致的任何,毕竟这种相互攻击,彼此只能损失,无人可以获利的状态,实在是让他们已经受够了。

除此之外,雀山俱乐部还规定,每两周所有人都要在这间别墅里开会,见面。

而且刚开始的时候,为了隐秘,所有人要在晚上才会达到,他们喝点饮料,然后围着圆桌进餐,并且交谈直至深夜,一直到都市天际线在他们面前铺开一片光的海洋,他们才会散场。

当然了,现在已经无所谓了,他们已经可以正大光明的出现在这里,甚至俄罗斯任何一个地方,包括克里姆林宫。

俄罗斯的经济已经被他们彻底掌管,不管是原苏维埃工厂体系的代表,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还是总统大管家,青年经济革命家,丘拜斯,他们都早已不放在眼中。

切尔诺梅尔金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个上下颌,口齿不清,马上就要进棺材的老头,甚至就连丘拜斯,也不过是个只会纸上谈兵,金絮其外,败絮其中,肚子里全是草包的蠢货。

但从他们此时此刻,还算是恭谨的态势来看,方辰这位世界首富,他们还是放在眼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