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皇上不想臣去,又想臣去(第3/3页)

他以为,梁徽至少会迟疑那么一下,虽然他们都明白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祝知宜觉得换做是他,或许在有人拿梁徽威胁他的时候,他已经做不到那么当机立断的警醒和反应。

梁徽反应得……太快了。

而祝知宜又太观察入微了。

但此些种种也不过是祝知宜的稍许好奇和讶异,不至于埋怨,更谈不上什么怨恨,祝知宜很少会埋怨怨恨什么,不怨天不尤人是他的本性。

何况,这本就是他想做的、他应该做的。

祝门家学自小教育祝知宜立心立命开万世太平,他自小到大兢兢业业,一刻不敢负先辈所望,存圣心、立仁德,为官为后,都不敢有一丝懈怠,这种事关江山社稷黎民苍生的关头,他更不可能当贪生怕死的逃兵。

那种与生俱来和自小耳濡目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告诉他,这就是他的本职和义务,去当人质就是他应该做的,当仁不让舍他其谁,理应如此。

他不欲深究这些,很多事情都经不起深究,祝知宜努力跟自己说不用太在乎这些,人之常情。

可况这世上还有太多太多的人和事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在家国动乱、苍生浮乱面前,任何个人那些细微朦胧的情绪感受都显得微不足道。

只是被梁徽问得太深、太真,他也把自己心中那点无足轻重的好奇和疑惑一并敞开问了罢了。

他这么告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