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胶着(第2/3页)

阳台是半露天设计,栏杆和房间一样刷成白蓝相间,到人胸口处高,放眼望去,能看到近处的楼房和远处的海,灰色的海面不断延伸,和灰蒙蒙的天在世界尽头相连。

阳台一角有架蛋壳似的白色藤编秋千,随风晃晃悠悠,座椅表面被扫进来的雨淋湿,没办法坐人,夏炎只好作罢,伸手推秋千,让它晃动的幅度更大,身后传来一声:“想坐?”

被吓得一惊,转过头就看到陆周瑜站在身后,手上拿着两杯热饮。

“不是,我就看看,”夏炎收回手,问他:“这是什么?”

“椰奶,张姐给的。”

“谢谢,”接过一杯捧在掌心,明明听到了张姐的话,他却又忍不住问:“张姐都说什么?”

“台风天的注意事项。”陆周瑜往前跨了一步,手肘撑在栏杆上,毫不在意扫在身上的雨丝。

夏炎跟着过去,“就这些吗?”

“不然呢,”陆周瑜侧过身,像什么都知道但偏不说一样,笑着问:“还有什么?”

强忍着没挪开视线,夏炎说:“我怎么知道。”

“她问需不需要再开一间房,”陆周瑜说:“我说不用。”

“……哦。”

“不好意思,应该问问你的,床很窄,要换房间吗?”

“不用,”夏炎这才转过头,望着茫茫渺渺的雨,低声说:“不用问我,也不用换。”

气氛莫名胶着,雨声如同急促的呼吸,充斥在沉默间。

夏炎不着边际地想,幸好是两张床,过了会儿又想,怎么偏偏是两张床,一米宽,应该睡不下两个人吧……

“夏炎。”陆周瑜突然出声叫他,手肘碰他的手肘。

“啊?”

“有张图我画的那里。”

顺着他说的方向看去,是霭霭云雨中仍旧鲜亮的楼房,错落有致,像彩灯点缀。夏炎也用胳膊撞他,说:“好看吧,我姥姥家的镇上也有很多这样的房子。”

陆周瑜笑笑,“是吗。”

“对,我小时候几乎是在镇上长大的。”

“塘镇?”

“你怎么知道?”夏炎颇为诧异。

“你以前说过。”

“有吗,”夏炎想了想,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说过,但也不纠结于这个问题,他和陆周瑜在一起时总习惯性找话题,大概是哪次实在无话可说时提起的。

“我现在每年也会回镇上待一待,只不过那儿没有海,房子前面就是河,小时候一年四季都在河里玩。”

陆周瑜问:“怎么没晒黑。”

夏炎低头看看自己被淋得冷白的手,“我好像是不太容易晒黑。”

陆周瑜“嗯”一声,手肘再度撞过来,坚硬的骨关节相抵,停了会儿,又攥住他的手,像在观察是否真的晒不黑,但看过后一直没有松开。

稠密的雨丝砸在地上,化成迷离的雾,远处的房屋也逐渐被模糊,视线不知道扫过哪里,陆周瑜忽然说:“这个岛上老年人和小孩很多。”

“乡镇差不多都是这样,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占一大半人口。”夏炎点点头,说:“虽然风景好,生活安逸,但没什么发展前景,很多父母都会把小孩交给老人带,然后去城里打工,……”

他自己某种程度上也算是留守儿童,尽管从小姥姥对他几乎算得上有求必应,长大后,他才知道原来并不是所有被丢下的小孩,都和他一样无忧无虑,他们在河边洗衣服时,也并不会觉得好玩。

“我可以提意见吗?”夏炎问。

“夏老师请讲。”

“哎哎,你可别。”

陆周瑜笑了,换了句:“说吧。”

“如果可以的话,”夏炎说:“作品里加一些能和小朋友互动的装置,我觉得效果会更好。”

似乎接受了他的提议,陆周瑜问:“你小时候喜欢玩什么?”

“秋千?”

“嗯,”转头看那架摆荡的秋千,他又问:“还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