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李东家,我和你签这契约!(第2/19页)

“请问南通的张老爷、齐老爷……”乔鹤年撇开他,走到人群中,扬声喊了七八个名字,这都是本地有名的乡绅,为邻县捐钱捐物办赈济当然少不了他们,今日也都在场,听官府唤名,纷纷站出来拱手施礼,眼中却都露着迷茫。

乔鹤年笑呵呵地,见人齐了,冲着他们道:“诸位缙绅老爷,本官奉两江总督曾大人之命,特来平息民怨,重筑海塘。这虽然是邻县盐城的事情,可是大灾一起,总要有不少灾民涌入南通,对地方上也是不小的牵累。”

张老爷一向是缙绅中首先发言的:“大人说得不差,所以本地乡绅凑了一笔钱,买回了赈灾之物,已经交给了古东家,请他一并带往盐城,也算是尽了绵薄之力。“

“好!等到灾情过去,本官一定向曾总督为诸位请求封赏。”乔鹤年拊掌称善,目光却是一闪,笑道:“不过眼下还有一件事,要请诸位帮个小忙。”

张老爷一愣,赶紧道:“大人尽管吩咐。”

“除了东西之外,我还想请你们几位随着一同到盐城,跟灾民见上一面。”

听这一说,几位乡绅吓得一哆嗦。邻县乱在肘腋,他们当然耳目清楚,这些暴民抢了粮库,烧了县衙,连洋人都被打死一个,已经是杀红了眼,这时候跑到盐城去,那不是送死嘛。

“这……”张老爷左右看看,刚要借词推脱,忽见不知何时,身边已经悄无声息站了两个如狼似虎的官兵,两双眼睛牢牢地盯在自己身上。

分明是一言不合,就要令官兵押送的架势。张老爷又气又急,瞪大了眼睛看着面前这不讲理的官儿,一时打不定主意是否要质问于他。

古平原与这些南通乡绅一向处得不错,见状刚要说情,乔鹤年已经踏前一步开了口:“你们放心,此去盐城不过是让你们当众做证,证明面前这个人确实是为南通修海塘的古东家,而他此来就是为盐城修塘。话说完了,也就没你们的事儿了。本官得总督授权便宜行事,还望诸位多多海涵。”

这最后一句任谁都听得明白。张老爷目瞪口呆之余,只得僵硬地点了点头。

乔鹤年这才算是万事俱备,当下再不耽搁,命人马昼夜赶路加速前行,一日之后来到盐城。进县城倒没受什么阻碍,只见满大街横七竖八躺满了人,听到车马声,有的还勉强睁睁眼睛,大部分都已是奄奄一息。街上发出阵阵恶臭,熏得人直想作呕。

“太惨了。”古平原也是头一次看见这样的大灾,逃到县城里的灾民尚且如此,靠近海塘的村庄更是可想而知。

“史管带,你派个机灵点的人去打听,问问那洋女人死在什么地方?”

洋人的照会上指明要在凶案现场当法场,以告慰在天之灵。乔鹤年随后带着人马和车队进了县衙。县衙里如今空空荡荡,看样子除了烧掉大门的那把火之外,后来还被抢了几次,连窗框都被拆了烧火。

“看看,朝廷的脸面都被你丢光了。”乔鹤年看了一眼身着便服,在旁畏畏缩缩的盐城县令,怒斥一声。

“大人,天色不早了,是今晚就动手,还是等到明天一早?”

“明天!”乔鹤年毫不犹豫地道:“派人到各乡各镇去喊话,就说朝廷已经派了专差来办赈济,明日还要当场处置暴民案犯,请各乡各镇的耆老乡绅都来。”“是!”史管带很痛快地答应一声,下去分派人手。

一夜无话,众人就在县衙安歇,等到天快亮时,史管带派在门口守夜的士兵忽然慌慌张张跑了进来,禀告说昨晚被派去的官兵已经回来了。等把人叫上来一看,乔鹤年等人都吃了一惊,就见这些士兵个个被揍得鼻青脸肿,脸上却都有庆幸之色。

“标下带人好不容易逃了性命,有几个弟兄被打得人事不知,还不知道是死是活呢。”带队的是个哨长,说着说着号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