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让李家尝尝一无所有的滋味!(第3/17页)

“半年逐出去?”李万堂冷哼一声,“谈何容易。且不说这是曾总督帮他拿到的位置,就算就事论事,古平原经营盐店就像筑海塘一样,用的是稳扎稳打的办法,没几天就站稳了脚跟。”

海塘的事儿是李钦的疮疤,听父亲毫不客气上来就揭,只是不便反驳而已,站在书房当中满脸的不服气。

“‘倒三七’分账,不问可知盐店的掌柜伙计是如何拥戴他,这在店里的人事上就立于不败之地;‘盐口袋’抹零打折保百年,老百姓当然要一窝蜂地去他的店里买盐。你不要小看这‘一百年’之约,古平原可是煞费苦心想出的这一招。两江百姓这十多年来过的都是朝不保夕的苦日子,如今朝廷没给他们许诺,总督没给他们许诺,大大小小的州县也都没给他们许诺,反倒是一个商人率先许下一百年的诺言。老百姓会觉得连两淮盐场都肯如此许诺,说明这长长久久的太平日子可算是盼到了。今后每用一次古平原的盐,老百姓的心里都稳妥一分,这对安靖地方,稳定人心功劳甚大,只怕就连曾总督知道了都要领他一个人情。”

“空口说白话,能有这么神?”李钦还是不信。

李万堂见他总是对古平原如此轻视,无奈地摇了摇头。他知道这个儿子是打小被宠坏了,只知道京城李家是京商买卖中的头一份,以为无往不利是理所当然的事儿,却从没想过李家先祖也不过是从一个走街串巷卖什锦果儿的小贩起家。

“算了。古平原无论怎么做事,都是为我李家在做买卖,这其实不是坏事。我今天叫你来,是问问你,人家古平原到店没几天,一招一式都甚有章法。你呢,如今也管了一半的盐店,打算怎么去经营?我倒要好好听你说一说。”

李钦对此倒是胸有成竹:“一个月之内,我就让古平原对我甘拜下风。我的盐店要比他多出几成的收益。”

几成?古平原如国手布局,连下几手,又稳又快,李钦凭什么赢人家?李万堂不只不信,还担心李钦又要做什么出格的事儿,于是一定要他说清楚。

李钦本想来个一鸣惊人,可是父亲盯得紧,只好说道:“这您不必担心,我也不过是仿您的故智罢了。我打算还去找漕帮,许给他们好处,将盐私贩,一来可以夺古平原的客源,二来这些盐是不上税的,虽然价格低,可是卖得快,折冲起来,利润一点不少。”

李万堂听完忍无可忍,“啪”的一声拍了桌子,把李钦吓一跳。

“仿我的故智?真亏你能说得出口。难道说我辛辛苦苦经营两淮,到头来就是为了去卖私盐?那我何不一开始就与漕帮去做联号生意!我那是为了驱逐王天贵,不得已而行之。古平原眼下是在为京商做事,你用这种手段去对付他,除了让私盐贩子得利,受损失的还不是李家。”

李万堂轻易不动气,这时对儿子失望透顶,指着桌上大卷大卷的旧档:“你看不起古平原的百年承诺,可你知不知道,我这些日子也在琢磨着如何能想个百年之策,把两淮盐场变成我李家世世代代的利薮。人家想的是‘昌运百年’,你想的却是蝇营狗苟,还说什么要赢人家几成,嘿……”

李万堂看都不再看李钦,挥了挥手。

李钦自以为得计,却被父亲骂了个狗血淋头,气得脸都白了,狠狠一跺脚向外就走,走到门口正撞上李安。他撒气地嘲弄道:“你这总掌柜的白日梦也该醒了吧,辛苦一场,结果都是为古平原做了嫁衣。”

李安什么话都没说,依旧像往常那样恭敬地垂手而立,只是眉棱骨不易察觉地动了一下。

“生意还算是不错。”古平原翻着各地外庄掌柜报上来的账册,口中说不错,眉毛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语气也显得甚是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