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7/8页)

他整个人惊呆了:“欧阳修写的?”

赵旸对欧阳修的诗词风格非常熟悉,词风婉转又婉丽。第一首词,一看就是欧阳修写的。

“对,欧阳修写的,你觉得他写的怎么样?”

“呃……写的非常好。”赵旸非常客观的评价完后,一脸惊愕地问道,“先生为什么要写词夸我啊?”

“你应该夸啊。”见儿子被夸奖,宋仁宗心里得意极了。“看看还有谁写了。”

赵旸又仔细地看了看,发现晏殊也写了,还有文彦博和庞籍他们也写了。

从小就熟读晏殊他们的诗词和文章,赵旸对他们几人的诗词或者文章风格是比较了解的。

“爹爹,该不会是你下旨让他们写诗词夸我吧?”以他爹爹的性子,真的能做出这种羞耻的事情来。

被儿子怀疑又嫌弃的宋仁宗,抬手轻敲了下赵旸的小脑袋,好气地说道:“你爹爹我是这样的人么,是他们自己写的。”

赵旸囧了:“……”他现在的心情很复杂。欧阳修他们这样的大诗词家特意写一首诗词夸他,这让他觉得非常荣幸,但是又觉得不好意思。

“你造福了老百姓,所以他们要夸你。”宋仁宗笑道,“大臣们都在夸你。”这几日,宋仁宗的心情非常好,因为大臣们一直在夸赵旸。

“爹爹,你特意叫我过来就是为了让我看先生他们写夸我的诗词啊?”

“对啊,高不高兴?”

“高兴是高兴,但是挺难为情的。”赵旸抠了抠脸说,“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情,先生他们没必要这样夸我。”

宋仁宗瞧着儿子羞赧了,就没有再说“太子犁”这件事情,转移话题说起江南那边的事情。

“江南那边如果再不下雨,情况很不乐观。”

提到江南那边的事情,赵旸的神色一瞬间变得严肃起来:“爹爹,那要怎么办?”

“朕已经下旨让江南那边引用河流水的灌溉稻田。”

“引用河流的水会不会危险?”赵旸担心引用河流的水,会出现河流决堤的情况,到时候就糟糕了。

“开一个小口子是不会有危险的。”宋仁宗紧皱着眉头说,“如果不引用河流的水,江南那边就没法春耕了。”

“爹爹,你还是下旨让江南那边多挖一些水库吧,这样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直接放水库的水灌溉农田。”

宋仁宗点点头说:“江南那边是要挖一些水库。”宋仁宗被赵旸带的也说“水库”。

“爹爹,如果江南那边真的干旱了,粮仓里的粮食够江南那边吃吗?”

“这几年,江南那边的粮食的收成不错,粮仓里的粮应该够。”宋仁宗说着,面露担忧,“现在我担忧江南那边会出现蝗灾。”

“爹爹,应对蝗灾,我有一个主意。”

“什么主意?”

“让鸡鸭鹅吃蝗虫……”赵旸详细地跟宋仁宗讲解了下怎么用鸡鸭鹅应对蝗灾。

宋仁宗听的一愣一愣的:“旸旸,你这个办法可行吗?”

“可行啊,但是要在蝗虫不是很多的时候才有用,蝗虫要是多了就没什么用了。”要在蝗灾还没有形成气候的时候有用,等蝗灾大规模地袭来,那个时候的蝗虫有毒,鸡鸭鹅是不吃的。“等到江南那边发现蝗虫,就派上鸡鸭鹅。”

“好,朕让江南那边注意些。”宋仁宗想了想说,“旸旸,过段时日,你跟爹爹一起去相国寺为江南祈福。”江南那边已经出现干旱的苗头,宋仁宗想着去相国寺焚香祈福,为江南求雨。

“好啊。”赵旸答应的非常爽快,“什么时候去?”

“朕让司天监选个吉日,我们再去相国寺祈福,祈福七七四十九天。”

“四十九天?”赵旸一脸讶异,“要祈福这么久吗?”他以为去相国寺烧个香就行了,没想到要在相国寺焚香祈福四十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