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民之所求为地位(第2/2页)

沈逸倒有些好奇,丁香会怎么回答。

“你言礼、德优秀者可入朝为官,然而,此等人为官,可有为官之能。”丁香缓缓出声。

“这……”孔颖达思索片刻,小心翼翼地说道,“若是知礼且有德,则必可以教化一方,自是有为官之能。”

“故,你之答,乃民所求为官,官所求为教化一方,即,民所求为教化一方?”丁香再问。

孔颖达的表情,一下子有些懵,有些混乱。

据他观察到的。

那些富起来的乡绅之流,所求的确是做官。

而做官,也的确要教化一方。

这样看,推理得到,民所求为教化一方,似乎是没毛病。

如果此刻问他的是皇帝,那他绝对会点头。

但是,当着仙人的面,他实在是无法点头。

有几个人会有这样教化一方的意志和心愿!

孔颖达额头上的汗水已经冒出来了,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回答的问题在哪里。

人民在不愁吃穿之后,就要求地位,这一点没毛病,但是,求到了地位后呢?

如果是想要求得更高地位,那还好说一些。

但如果仅此而已,或者看不见更进一步的发展,失去了更进一步的目标之后,学习的动力,甚至礼德的约束,就会下降到一定的程度。

读遍了圣贤书,学遍了礼德的贪官腐吏,也不在少数。

“民所求为位高权重,乃人之常情。”丁香缓缓说道,“但,若人人所求皆为此,则必生龌龊,此亦为人之常情,非礼德能改,况乎天下之官又能有几何,选官之制岂能确保公平,公正,而非权贵之家所占,长期以往,求之不得者必积怨恨,则矛盾难以化解,冲突顿生。”

孔颖达低着头,冷汗淋漓,已经有些说不出话来。

他给出的答案,其实就是将现在的模式扩展开来。

但是,模式扩大的同时,弊端也同样随之扩大了。

天下之人学儒,大部分人只是因为学儒能够让他们获得地位,但真正从内到外都按照儒学所言的,少之又少。

就说这朝堂之上,哪一个不是将仁义道德挂在嘴边,所思所行却皆是自身利益。

眼见孔颖达已经无法回答。

周围的那些在之前高举起手的人,同样有些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