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第2/3页)

经过激烈残酷的战斗,齐王被流箭射中,不治身亡。而惠王则是身受重伤,被当场擒获。而季青和郑王这边也是伤亡不小,但最终还是他们胜利了。

在派人打扫完现场、经过短暂的休整后,季青和郑王又赶往京城收拾残局。

郑王有身份,有仁德之义,且手握军队,在处置了一群对头后,并没有遇到多大阻力就成了皇帝。在手握玉玺的这一刻,郑王的心才算是真真实实的落下了。

“季青,我答应你的事情必不会反悔。现在京城还未完全平定,你不如再留一段时间,助我一臂之力。在事情平息后,我也会下旨让人彻查当年季家的案子,给你,给季家,给天下人一个交待。”在宫殿内,郑王,不对,应该是皇帝,缓缓的对季青道,言语间也没用“朕”这个字,显示他们之间的情谊还一如往昔。

“季青遵命。”既然来了,季青也想看到结果再走。至于皇帝会翻脸不认人,季青并不担心。如今的西北的军队,就算没了他季青,恪儿也会顶上。这支军队是他亲手拉起来的,也是他让他们过上好的生活,这点信心还是有的。

随着郑王正式确立地位,一些摇摆不定的人也开始清醒,逐渐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季青以及心腹干将的帮助下,皇帝的位子越做越稳。

季青虽然不常出现,但日子久了,总有熟悉的人看到他。比如他的二叔二婶,还有以前的政敌们。本来,他们想说季青是在逃的犯人,但看着他能自由进出皇宫,站在皇帝的身旁,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不久之后,他们就明白了,如今的季青已经跟他们换了位置,不再是以前那个被人揉捏的小子了。见识到他的地位后,曾经参加季家冤案的人们,心里都惶惶不可终日,就怕季青找他们的麻烦。

而这一天,就在他们的不安中,很快来到了。在局面稳定后,皇帝当堂下旨,重新彻查季家的案子,大理寺、刑部、督察院三司会审,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等皇帝宣布完后,大家觉得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单看季青如今能站在皇帝身边,便知道皇帝不认为季家是叛臣。至于三年不改父道,原来的皇帝也不是他的父亲,做起来也没什么顾虑。

作为新皇登基后的第一件大案,底下的官员自然是不敢懈怠。在季青若有若无的引导下,还真让他们找到了一些关键性的人证和物证,而当初参与的人家无一例外全部落网。

在三司会审过后,那些人也都有了该有的下场,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也算是对季家能有个交待了。

在审讯结果出炉后,皇帝不仅让人在京城各地张贴布告,派专人讲解,还把这个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下发各地,真正还季家的人一个清白。从此他们不用再背着莫须有的罪名,季青,依然是一代忠臣良将!

在行刑的那天,季青包了一个客栈的二楼,可以清晰看见行刑的地点。

看着那些人穿着囚衣,坐在囚车上走过来,季青的心里现在已然没有波动。

“就是他们害死了季将军,还污蔑季将军通敌叛国,真是一群小人!”刚说完,男人就把手中的烂菜叶子朝着囚车扔去。经过这几天的宣讲,百姓们都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对于这些陷害忠良的小人,他们才不会客气,拿着烂菜叶和臭鸡蛋就开始砸。

“当初我就说季将军那么好的人,是绝对不会叛国的,现在总算能证明我是对的了!”当初他可是被家里人给揍了一顿,还给关了起来,就怕他在风头上乱说话,给家里招来灾祸。

“是啊,闹灾荒的时候,他老人家还施粥来,可惜人就这么去了。”现在倒是都想起季青的好了。

对于百姓们的议论,季青也不想去听,她只想看到那些人应有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