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6章 全民发枪

总监军颜东来正坐在总督行辕内陪着传旨的使者喝茶,这里本是一富豪家庭,被军队征用。

其客厅甚大,一边用来招待客人,一边则在拼起来的大桌上放置大幅地图。

见着祖大寿与傅天锡进来,颜东来起立,向祖大寿先行军礼。

他虽是王亲国戚,来自东南军,负责监军,但并不倨傲,见着祖大寿,口口声声“向老元戎学习”,态度谦虚谨慎,只在他的职权范围内活动,超出他职权范围的并不伸手,尊重祖大寿,尊敬同僚,因此祖大寿打下的军官们与他相得。

祖大寿回了军礼,傅天锡赶快向颜东来致敬,他是文职知府,但负有“军前效力”之责,与闻机密,参与军务。

小几上,正摆着一份金灿灿的王旨,不是朝廷圣旨。

大明东南王节制全国武装力量,军政军令一把抓,他已经回到南京,但没有前来,如今派人前来传旨。

也没多大麻烦,点起香炉,诸人拜读圣旨。

在这道旨意上,东南王下令给九边民众发枪,广泛发动民众,全民武装!

要求他们积极运用火枪,努力打击敌人!

火枪的使用分两部分,一是从东到西、济南、太原、米脂以北地区,民众皆可自由挎枪,你可以背枪上街、上学和上班。

以南地区则受到管制,除了军人及有证明的持枪人士,都不能背枪上街,但民众皆要军训。

给百姓武装,遇敌必战!

我中华民族,绝不向敌人低头,绝不投降!

看完这份旨意,祖大寿啧啧称赞,欣然道:“王爷就是王爷!”傅天锡也深有同感。

中国历史上,帝王们惧怕民众造反,不敢武装民众,始皇得天下,收九州之兵铸为十二金人,汉唐时侠以武犯禁,大力打击,以致于明朝“路条”出现,没官府开的路条普通人将寸草不生,元朝更强,十户才得一把菜刀切菜。

东南王给民众发枪,大规模武民众,正是其雄心壮志,充满信心,不惧民众造他的反。

傅天锡则想得更远,时代不同了!

在以前,朝廷与百姓的关系多是管治,即朝廷管百姓,百姓向朝廷上交赋税、服劳役,朝廷也有好处给百姓,比如稳定社会、抵抗外敌,灾年赈济。

但历朝历代,没有一个皇帝象东南王那样给得多!

经济发展起来,民众都得好好,东南王建立新明,民众大得好处,傅天锡是亲民官,更是感触颇深,民众获得银元,家有余粮,比十年前富得多了!

以傅天锡的治下,他知道民众可以穷到什么地步!

在以前,家里这么多人,只有一套衣服,出家门的才能穿上衣服,在家里全是果露,没办法,太穷了!

但现在这种现象很少见了,以小孩为例,国家给上学的小孩子发校服、发文具,已经给小孩子体面了,多少家的穷人的孩子都穿着官府发下的校服出门。

在许多城市,国家已经给学生供应免费早中两餐!

以各大河黄河、长江、珠江、淮河及东南诸省做得最好,这些地区有水运便利,粮船能够上行,供应粮食。

就算本国粮食歉收,还有东南国、安南的粮食运来,供应得上,成为民众福利!

到处修路,大搞基建,投资社会,民众皆得分润。

按制,官府废除徭役,所有工程都给民工发钱!

推行社会福利,普建学校、医院,关心民众,使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可以说,民众得其利,远胜前朝!

开化民智,实行扫盲,民众渐知“国家”与“民族”的概念,而且东南王长期在国家推行他的个人崇拜,民间将他当成神一般去礼敬朝拜!

这样的君主,真不怕民众造他的反,相反地,他号召一出,万民齐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