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和气(第3/5页)

芳昭容忙递了个眼色,示意近前侍奉的宫女去送。等弈棋出了殿门,她坐回茶榻上,心惊一阵压过一阵。

入宫三年,她好像还没正经与谁斗过。莹妃虽比她得宠,却和她井水不犯河水,至于旁人,自有皇后娘娘替她压制。

可现下,皇后身子弱成那样,只怕顾不得这些,她也只得自己尽一尽力了。

.

戌时二刻,徐思婉才带着两个孩子一起从清凉殿中告退。她先将元琤送回了肃太妃处,又带着念珺一道去见恪妃。

恪妃原本正陪两个女儿一起在院子里玩,见念珺来,三个小姑娘顿时笑在了一起。徐思婉与恪妃相互见了礼,恪妃想想,便由着孩子们玩闹,请徐思婉进殿去坐。

二人坐定,便有宫女前来上茶。徐思婉衔着笑无声地抿了口,恪妃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将宫人们都摒了出去,继而问她:“妹妹是有事?”

“算不得有事,只是有些担心姐姐。”徐思婉开诚布公,“前日与陛下闲聊时提起姐姐与两位公主,陛下欲言又止,似是有所不快。我唯恐给姐姐惹祸,不敢在陛下面前多问,只好来问问姐姐,可是出了什么事了?”

恪妃面上的笑容骤然凝滞,僵了半晌,又想再强笑出来:“也没什么……”

“姐姐是不想同我说,还是不便与我说?”徐思婉凝视着她,“其实,我也没什么别的心思,只是与姐姐相识一场,想帮一帮姐姐罢了。姐姐若肯将难处说与我听,我帮得上自会去想办法,若帮不上,姐姐就当我没听过,我总犯不上害姐姐,是不是?”

“……你言重了。”恪妃忙道。

的确。徐思婉就是在后宫里本事再大,也没必要害她。

恪妃沉了沉,便轻轻道:“我也不是不肯告诉你,只是觉得这事说来有些丢人——前些日子,我与陛下争吵了几句,闹得脸红脖子粗的,很不好看。”

这话听得徐思婉一奇,她打量着面前的恪妃,实在无法想象她这样和气温婉的性子“闹得脸红脖子粗”是什么模样,就又问说:“这是何故?姐姐在宫里从来不争不抢,如今又已高居妃位,是出了什么事,值得姐姐这样动怒?”

恪妃勉强勾了勾唇,想要强撑住一抹笑,但那笑意已沉郁之至。

她扫了眼徐思婉,喟叹:“陛下既没同妹妹说,妹妹就当不知道。这事……我看妹妹也是帮不上忙的,别为着我,和陛下生了隙。”

“好。”徐思婉点了头,恪妃这才说:“是与若莫尔的事。这一转眼,两国间已打了三四年了,胜负难料,却弄得民不聊生。这几年你在冷宫,大抵不太听得到外头的动静,大魏实则已是内忧外患,大大小小的谋反已又过十余次。所以早在年前,便有朝臣上疏,劝陛下停战。陛下当时并未准允,可实际上我们心里也清楚,陛下是动摇了的。”

恪妃的声音很好听,透着一种为人母的温柔,娓娓道来。徐思婉听及此处,道:“若这能停战,是好事啊。这样打下去劳民伤财,迟早是撑不住的。”

“这个我也知道。”恪妃苦笑,遂又一声叹气,“可那日陛下来与我说,若莫尔欲与大魏和亲。若莫尔汗王会将亲妹妹送到大魏,同时,却也要佳颖嫁到若莫尔去。”

这话直令徐思婉也轻吸了口凉气,接着她慢慢平复心神,恍惚间惊觉佳颖过了年关便也十四了,两国和谈、筹备一应事宜,再行送嫁,满打满算也要一年多,恰好便是嫁龄。

于情于理,若莫尔的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只是可怜了两国的公主,就此背井离乡,恐怕一辈子也不能回朝了。

这样的分离,恪妃身为人母自然不肯,也无怪她素来温婉恭谨,却会因此与皇帝生出不快。

徐思婉想着从前的交情,自知该为恪妃陈情,将佳颖留下。说到底,宗室里的女儿还有许多,若能与若莫尔谈妥,选个翁主郡主封作公主送去和亲也不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