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3/4页)

“本王说笑呢,今日大典仪庆,何故盯着我等这些文生儒臣不放,既是公主要提刀上马的英雄,改日本王定带公主看我燕军雄武,其中必有中意之人。”

陆起戎顺势饮下一杯酒,闭口不提方才之荒谬。

星汉下,众人回归乐舞。

这一场筵席,扰得秦观月心里七上八下。一会儿是城阳王,一会儿又是顾珩,这漠察的公主似是刻意要与她作对一般,专门挑她的人去。

筵席散时,秦观月起身欲离,人群如流涌动之际,她的掌心倏地触及凉意。

秦观月垂眸一看,才发现掌心被人塞了一枚字条。

待人群稍微散去后,她才找了个僻静处,将字体小心展开。

秦观月看了一眼,便慌慌将掌心握紧,生怕别人看见。

她一下子就认出,这张字条是顾珩命人递给她的,即便那上面的字并不是顾珩的笔迹,但字里行间,却透露着与他一般的气质——

没有强势的要求,却令人不敢拒绝。

字条上潦潦写了几个字:到偏殿见我。

墨隐察觉秦观月的面色不好,低声探问道:“娘娘,怎么了?”

秦观月摇了摇头:“你先回去等我。”

秦观月为何要搬出清平观,墨隐心知肚明。

但墨隐也知晓,丞相与娘娘之间的事,不是她能够轻易插手的。

但秦观月今夜饮了酒,此刻面上还透着微红,墨隐放心不下,还是忍不住多嘴了一句。

“娘娘身子既不舒服,还是让奴跟着娘娘吧。”

“不必”二字就在嘴边,秦观月又想到上次葡萄架下的事,心有余悸,最终还是轻轻点了点头。

墨隐搀着秦观月走出骊台,夜风拂在面上,未能吹散她心底的燥热。

甚至她现在脑中昏昏沉沉,眼前也逐渐迷糊起来,连脚下的步子都有些虚浮。

若是她早猜到顾珩会在筵席之后寻她的麻烦,无论如何她都不会在筵上饮下那杯酒。

一路走来,她如踩在云端上脚步浮软,好容易来到后偏殿,她已倦得想要躺下。

后偏殿处寂静无人,檐下有盏风灯摇曳光缕。

光缕披落在偏殿门口的青袍男子身上,朦胧之间,秦观月只记得顾珩是最爱穿苍青色的袍子。

即便酒气袭身,面对顾珩,她也尚存一分理智。

她隐约还记得,要让顾珩看不出她这几日是在刻意疏远,以免顾珩生疑。

她走近了些,裙摆似雪浪般在夜空翻舞。

直到看清那青袍男子手中的白玉拂尘,她才踉跄着向前,像一片落花般,随着夜风落进了那人怀中。

“珩郎。”

一声情意绵长的唤,听得贺风与墨隐皆红了脸。

此处到底是骊台后殿,墨隐小心地看了看周遭,生怕有不慎走来此处的宫妃贵臣看见。

贺风低声道:“墨隐姑娘,这附近都有专人看守,不必担心。”

闻见秦观月身上的酒气,顾珩微皱了眉头。

他转身要带秦观月进屋,墨隐在身后不放心地补了一句:“娘娘今日筵上饮多了酒,若是不慎冲撞了丞相,还请丞相不要计较。”

顾珩垂眼掠过秦观月洁白下透着微红的玉颈,声音听不出喜怒。

“无妨,我有的是让她醒酒的法子。”

这句话落在秦观月耳里,让她陡然清醒了三分。

即便她如今与顾珩有过肌肤之亲,甚至几日前还在同榻而寝,但她仍然记得,在她刚入宫的那场骊台宴上,顾珩是怎样让那位口吐狂言的高大人醒酒的。

虽然那时顾珩此举,的确为她出了口恶气,但似乎那高显也不过是酒后失言,不至于落得下场。

那清脆的耳光声,和高显狼狈的哭喊声,好像又隐约响荡在今夜的夜风中。

她在顾珩怀中微微挣扎了几下,正想分辨几句,就听见身后的菱花门吱呀阖上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