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2/4页)

菀凝与三阿哥走的时候是骑马走的,按照原计划,菀凝打算带着三阿哥去她还在建设中的养殖场看看。顺便浏览一下附近的风景。

街上人多,两人并排骑的很慢,菀凝好奇道:“我阿玛跟你说了什么?”

三阿哥:“没什么,就是谈了下差事的进度和咱们日后的打算。岳父对咱们的想法很支持。然后提了句董鄂七十。”

彭春跟觉罗氏一样,担心两人因为董鄂清莹被牵扯进去,后来得知两人的计划完全放心下来。

他甚至扬言,若三阿哥银子不够,国公府替他出。

胤祉与菀凝的最终目的是希望书斋能开遍大清各处,这是个长期缓慢的任务,放在平时没谁愿意把时间耗费在这上面。因为这玩意它无利可图。

现在不一样了,朝堂现在看着风平浪静,那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用不了几年他就会沸腾起来。哪怕三阿哥无心那个位子,可身为皇阿哥能有几个逃脱的掉这命运?

现在好了,三阿哥完全可以利用书斋远离纷争。

人都不在京城了,董鄂清莹还怎么扯上菀凝。

彭春甚至想过几年自己跟福晋也出去,去看看这大好河山,当然还有躲避风险。

彭春虽然在三十八年辞了职,但并没有如历史上那般是因为生病。他现在别看年纪大,身材硬朗的很,别说一年,再活个十年都没有问题。

而只要他活着,董鄂七十就别想掌控董鄂家的话语权。

菀凝叹了句:“亏得我阿玛之前那么信任他呢,没想到也逃不过名利二字。”

三阿哥不置可否,这些年彭春一直在京城,他虽然是都统,实际上掌权的确是远在盛京的董鄂七十。之前没想法应该是没尝到权势的好处,外加头上有彭春压着,所以才没动静。

三阿哥给她解释,“董鄂七十虽然掌权,有岳父在,到底名不正言不顺。我听说他最近给汗阿玛上折子,想要进京述职。”

进京述职是所有外省官员的升迁之道,不让皇上看到的努力不是努力,只有让皇上看到他的能耐,他才有竞争都统的资格。

想到这里他有些幸灾乐祸,三阿哥凑到菀凝耳边小声说着:“董鄂七十一定不知道,当她女儿被指婚给老九的时候就注定他升不上去。”

汗阿玛不是真的傻,之前老八跟老九四处蹦跶,汗阿玛心中就有所怀疑,那时候不过是想着老八年轻,再给他些机会。

如今老八沉寂下来,汗阿玛不但没有放松反而更加警惕,他是不会再给老八增加助力的。

三阿哥道:“董鄂七十应该祈祷他这些年没做过什么错事,不然绝对够他喝一壶的,还有那个姓瓜尔佳的两广总督,用不了几年也到头了。”

董鄂七十应该庆幸,他女儿没被指婚给老八,不然那下场……

说话间,两人来到郊外的养殖场。

此刻菀凝买的这几顷土地上,大家正干的热火朝天。菀凝实行的是包工的路数,不按时间,谁干得多给的钱就多。

工钱现结,每天傍晚验收的时候就给,从不拖欠。

难得遇见这么讲理的东家,附近的村民争先恐后前来做工,每个人都恨不得使出十二分的力气,唯恐自己被人比下去,让东家嫌弃。

看着这热闹的场景,菀凝得意道:“怎么样?我厉害吧?”按照这个进度,明年春上就能吃到新鲜的肉食。

三阿哥仔细打量着眼前还未建成的养殖场面露赞赏,“不错,日后为夫就靠夫人养着了。”

两人没有暴露身份的打算,因此他对外称呼菀凝为夫人。

菀凝踮起脚摸摸他的头,“乖,我一定把你养的白白胖胖。”

负责监工的管事看到二人快步走来,他对着两人打了个千儿,“奴才给主子们请安了。”见菀凝二人有上前的架势,他道,“主子,这路不好走,您慢着点。”